香城评论:谁会在这波地产泡沫中破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6-22 00:37
评论
(一)前言
这是一篇抑制很久的文字,之所以压抑,是因为个体在环境面前的渺小。含义主要有两点:在狂热时代,一个人要想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容易;二是在狂热时代,要想建议狂热的人保持理性也几乎是一种徒劳。现在的市场已经不能用狂热二字形容,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狂躁时代。在狂躁的时候,有谁还会在乎理性的价值?
但笔者确实对当前形势感到一种更深的忧虑,这也是在评论系列文章停掉很长一段时间,再次拾起这个系列的重要理由。林毅夫都只能用常识去判断的时候,在国内其他经济学理性或者理性思维的价值,也就更可见一般。
灾难总是来源于对常识的一再背离,今天的地产,已经有太多的背离了基本常识。本文因此主要想在借常识的一臂之力,再给狂躁的热血泼一点冷水,避免更多的人在狂躁的非理性中被摔成重伤甚至死亡。
(二)关于经济和地产宏观形势走势的模式判断
最近对美国经济政策持批判最有力的声音,是在来自于上个世纪大萧条政策的反思。翻读声音认为,凯恩斯的国家管控抑制了市场快速恢复的功能,因此当宏观调控走到尽头的时候,只能借助战争来进行调停。这个理论隐藏的结论是:没有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也许就没有二战的出现。
30年代的大萧条从经济范式来说,跟今天的形式有些接近,资本市场与实体市场走势呈现出实体市场的L+W形式;资本市场呈现出F+M形式,最后由于资本市场的M竖下坠,导致两者交叉,形成经济通缩,长期底部盘整,直至危机爆发。这中间最核心问题是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科技创新停止,资本迷恋通胀而不愿意参与实体经济建设,实体经济因为得不到资本亲赖,而持续通缩,最后导致资本市场受累于实体市场,共同形成通缩,两者交织在一起,衍生出就业危机,就业危机导致社会稳定形成战争。因此上个世纪30年代的停滞,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创新成本过高,过高的创新成本导致创新的萎缩,进一步导致社会就业的危机,最后传导出社会动荡。
而二战后经济的复苏,也是以社会创新的繁荣为核心推动的,推动这波创新的核心特征在于实体经济的使用资本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导致实体经济收益高过资本泡沫收益,因而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帕累托效应,进一步固化了繁荣。
当今经济形势和上个世纪情况有着惊人的吻合,即实体经济出现L+W形,而资本市场形成F+M形状。这点甚至超过大萧条时代。今天资本市场与实体市场收入的差距,甚至超过美国大萧条时代,以资本市场代表股票市场上涨速度与实体市场经济指标PPI的差距,超过20%的差距,笔者感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忧虑。
尽管全球管理者都说经济触底反弹,但正如我们在容磁观察17期中质疑的:就业率上升机制如何形成,我们如何让失业的人开始就业,如果持续的失业,必然导致实体通缩的局面进一步加剧,而资本通胀也会被一下拉下马来。跟着实体一起通缩。
理论讲完了,回到常识上来,今年中国股票市场大幅度上涨,但PPI下跌,PPI下跌也就意味着企业利润收窄,企业失去研发和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因此企业利润将进一步回落。在现实生活中,你身边有多少人今年工资比去年增长,你身边朋友就业条件是否比以前更好?而你身边长期失业的朋友,消费状态是否依然呈现出扩张常态,银行是否给了这些失业朋友更多信用去预期消费?如果没有,是否就意味着社会总消费能力下降,但供应依然刚性,那是否会发觉你买到更便宜的商品。笔者最典型的感受,最近超市可以买到4.5元一斤的猪肉,这可是笔者自2000年关注猪肉价格的最低点。
其次是关于我们楼市问题,今年楼市呈现出放量增长,价格稳步上扬的阶段。你可以关心的问题有如下几个:第一,今年房租的租金是否有上涨的痕迹,投资房地产市场租金收益率有多高,笔者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即以40万总价的房子,基本年租赁收益回报为1.5万,换算成投资收益率为3.75%。如果做7成按揭,你首付款不要资金成本,同时装修可以不折旧,这样来反算,你的收益能否超过你12万本金存银行的利息收入。第二是:你的月供占你收入比例为多大(这个概念,我们只讨论城市普通城市白领),30%,40%,或者更高?你的工资获得增加的几率为多大,你职业晋升几率为多大,当然是最后你失去工作的几率为多大?笔者以前曾经给一个同事建议,没买房子之前,你是老板的老板,因为你可以随时炒掉老板的鱿鱼,买房子以后嘛,情况恰恰相反,老板随时可以炒掉你的鱿鱼,你呢,可能随时担心被老板炒掉鱿鱼。这是笔者给办公室白领的建议,虽然你不买房,失去了拥有资产的梦想,失去了对财富快速增长的梦想,但你保有了自由也保有了轻松的心态。第三个则是,你关注下,你身边的朋友,每个人拥有多少套房子,他们有好多房子已经交付使用了,使用情况如何,有好多房子还处于建设中,他们对处于建设中的房子将来作何打算?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前景以及收入前景是否十分良好?
(三)现金是大树,资产是稻草
通货膨胀是城市中产阶层一次典型的囚徒困境。一方面通货膨胀让手中持有的现金收益大幅度缩水,另一方面快速膨胀的资产风险巨大。城市中产手中又仅仅持有有限资本,从安全性来说,如果通货膨胀幅度无限放大,持有现金等于什么没持有,而保值角度来说,资产通胀通常会有比纸币更高的速度,但资本市场价格定价体系,要不为政府所垄断,要不为少数金融寡头所垄断。因此资本定价体系在可操控的节奏体系中,变化不定,这个极端的例子是一个在沙漠里拥有黄金和馒头的人,对于两个分别持有黄金和馒头的人,拥有资产无限定价权,对于需要馒头救命的人,他可以讲馒头价格定价超过黄金,这点非洲金融史以食盐换黄金以及郁金香投机史中郁金香价格超过黄金可以非常明显的证明。因此馒头和黄金,对于资本市场定价者来说,谁是必需品,谁就是资产,谁就具有价格,这是金融市场或者是金融达尔文理论的游戏规则。这点反过来说,在今天资本市场,那种是资本?股票么?通用都破产了,什么能保值?地产么?如果对粮食需求大于住房了,那么住房还成为资产么?
但今天的问题,是你必须做一次选择,不管向东向西,你必须前行,这是唯一的。笔者的建议是偏重持有货币,理由有:如果一个国家政权不破产,你持有的纸币只是存在价值弹性,而不会彻底为零,因为持有货币的收益最低,所以其风险最低,当以国家存在为保障都无法给你信心的时候,那么什么样的资产能给你信心?而投资资产,如果实体通缩,就业萎缩,通胀最终方向是通缩的时候,可能你投资的资产损失将更大,07年股市与07年楼市的背影还没远去,我们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记忆。
个人资产理财,就有必要对当前经济形式的一个准确预判,当然如果逾期持续温和通胀,理性选择应该是持有资产,预期是通缩,理性选择是持有货币。当正如林毅夫先生说的,购买百万房子的城市中产热衷于摆地摊时候,潜在的问题是说明了城市中产集体职业困惑,上升空间没有,现在做的也是讲现有时间价值套现,而不是为将来储备更多的时间价值,核心反映也是预期职业悲观。当城市中产以不稳定的地摊收入来套取当前时间价值的时候,那么他们职业稳固性在那?一旦失业,维持现有生存标准能力和几率有多大?他们在经济困境时候抛售自己资产的时候几率有多大?有好多人与他们拥有同样的想法?
在恐慌的时代,我们总是力图无视身边的大树,而去拼命靠近远方的那根稻草。最后的结局则是稻草被我们抓住了,但洪水来了,大树巍然不动,稻草了无踪迹。很明显笔者的观点是:现金是大树,资产是稻草。
(四)、生的法则与死的法则
自然界总是在不经意中衍生很多经典规律。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比喻:温室里的花朵脆弱而悬崖上的野花生命力顽强。而对于死,则通常有油锅炸鱼与温水煮鱼的方法。
人生其实也都在这两者之中进行选择,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人可以通过这种语言文字将这种感受说出来,而其他是没办法说出来。因此才有庄子和惠子那段非常著名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对话。
人生其实就是对时间进行一场漫长的鉴别过程。我们总是对某一件持续时间长短的心理预期承担着某种喜悦和忧虑。但是时间总是最平和和公正的,也是最超脱和最永恒的。
用时间的容器,盛满你思想的源泉,还不如将你思想的源泉交给时间。让生活更平淡,让自己更充实。这或许是对付眼前这变化不定的世界的最好方法。
(五)、结语
不是我们悲观,我们也并不悲观。在混乱时代,也许保持一种小民心态更重要,乱世出英雄,但是英雄的出现是以大多数人的悲剧开始的,因此我宁愿保持对英雄的远远崇拜,而不愿意见到英雄在我身边出现。
老子说:人多智则愚。聪明人太多,则反映这个社会的集体愚昧。因此在人人都盘算着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谋划更多财富的时候,也许财富正悄悄远离我们而去。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