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新规则的期待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5-30 23:38

  物业税这样原本长远但仅仅陷于“空转”的政策被重新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显示中央在具体的制度性改革方面的决心。

  大学时代有一段最为亢奋和最为美好的回忆,记得那个时候喜欢和一帮同学辩论渐进式改良与激进革命。我们沉浸于其中,更多的时候并未意识到社会现实本身与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我们这一类大学生的心态非常复杂,大多数人会赞同改良,并否认激进的革命,但很多时候我们身上的诸多元素更属于那种仅仅停留在对观点本身的生硬理解之上的,这些空谈背后的激情恰恰与那些满怀革命主义激情的同学们差不多。

  之所以在本周评述开始之前说这些东西的原因是在于,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行业所提出的命题不仅仅是经济存在问题的本身,事实上,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和中国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体制瓶颈越发凸显。经济结构转型必然需要对体制改革本身怀有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事实上,放在宏观层面来理解中国内需不畅、对外贸依存过高的问题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国内市场化的不完善与全球完善的市场化流通体系之间的差距,造成了今日中国的局面。也就是说全球化的市场流通效率远远高于国内的市场流通效率,是全球市场的调节与配置当中,我们会不自觉的承担我们之前与现在所承担的角色。

  但全球金融危机显然是对中国在全球化市场当中所处的角色的否定。

  这并不是一个难以的理解问题,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我们面临的是信息不对称、生产效率和市场流通效率差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在于我们整个政策体系。我们谈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建设总不免的要讨论到欧美乃至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并从中寻找榜样。这个榜样是企业发展模式的榜样,同样是市场体制的榜样。

  近期讨论热点是物业税,这个在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税种在中国面临种种的问题。但事实上每个房地产行业的人士都明白,物业税的实施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化意义如何?但显然,物业税的是制定与实施牵涉到产权及税制改革乃至市场信息化建设等诸多改革的深水区域。

  其实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是体制的变革问题,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变革的问题:是彻底的否定原有政策体系还是重新界定新的政策体系改革步骤?

  我们或许应该意识到,在现有体制与政策体系基础上的渐进改良与逐步调整方才是最终达到彼岸的现实路径。

  端午节前后的政策信号向好,这恰恰是我们重提渐进的改良的原因。物业税这样原本长远但仅仅陷于“空转”的政策被重新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显示中央在具体的制度性改革方面的决心,其可能最终指向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而调整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则显然对于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货币流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个简单的理解是,高效率流通的钞票,高效率流通的房子和高效率流通的信息,这是房地产市场最为核心的因素,但此前,我们所忽略的恰恰是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所应具备的元素。

  但愿我们的理解与期望是正确的,中央的政策信号是指向这些最为基本的市场元素的,如果是这样,我们认同这种政策的变化。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层面而言,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中央政府开始改革那些阻碍市场化本身的不良政策——从疏导当前市场流动性入手,打通阻碍货币流通的政策关卡,将此前释放的流动性引向实业,哪怕先引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然后逐步向其他行业扩散,与此同时,新的有助于各类市场流通的政策提上改革的现实进程!

  诚然,我们更为期待的新的规则逐步的,有计划进入实施阶段,例如说,在物业税体系下的房地产市场!这无疑将给我们更多的希望……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