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内赴港上市?宝龙澄清不实报道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5-19 03:21
评论
除了将上市重新提上日程,做IPO和借壳两手准备,宝龙集团也加大了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力度。
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宝龙集团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重新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而且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至多18亿港元(合2.30亿美元)。报道称,宝龙集团可能成为11个月来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商业和住宅地产开发商。
资料显示,2008年7月,由于市场人气低迷以及估价偏低,宝龙集团在取消了去港上市计划。
澄清
观点新媒体就此消息采访了宝龙集团总裁助理刘晓兰。
刘晓兰表示,以上报道为不实报道,宝龙目前仍然处于A股借壳和港股IPO两手准备的状态,而且上述报道中称宝龙近期就会赴港上市,事实上,目前宝龙的各项准备工作还远未到这一步。
事实上,四月上旬宝龙集团就已传出继续推进上市的消息。
“有机构正在帮我们找壳,以在A股上市。”刘晓兰当时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宝龙集团已经请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是集团整体上市还仅仅是商业地产上市还没有定下来。”此外,刘晓兰表示,宝龙也没有放弃在香港IPO,同时在对一些香港上市文件进行更新。
据了解,宝龙在香港聆讯前曾引进了某美国基金1.4亿美元的投资,对于这笔投资的现状,刘晓兰曾向观点新媒体表示,现在这个基金的投资已经退得差不多了:“我们希望引进看好房地产、看好宝龙的并且对宝龙的房地产业务有所帮助的投资者,而且希望这些投资者是长期战略投资者。”
宝龙城市广场
开工面积大增
公开的资料显示,自2003年才开始涉足内地商业地产开发的宝龙集团,短短几年已在福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五个省的13个二、三线城市,投资了16个综合商业地产项目。这些项目均以“宝龙城市广场”命名,建筑面积都在20万平方米以上,在当地都属于大型的城市中心综合体,而且多是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地理位置往往处于各城市中心地带。
在房地产转暖之后,除了将上市重新提上日程,做IPO和借壳两手准备,宝龙集团也加大了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力度。
刘晓兰曾向观点新媒体表示,宝龙今年的计划销售额是2008年销售额的200%以上。据报道,宝龙集团董事长许健康在一次会议上表示,2008年的销售额大概20多个亿,以此推断,宝龙今年的销售计划应该超过40亿。
此外,刘晓兰还透露,今年宝龙的所有新项目都会开工:“其中有5个项目已经奠基,另外一个还没有定开工时间。”
宝龙模式
宝龙集团的商业地产模式已经开始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复制。
据了解,近几年宝龙集团多在二三线新兴城市中心城区拿地,一方面可以获取相对低廉的地价,获得较大的增值空间,另一方面避开了一线大城市激烈的市场竞争,不需要在原有的地产市场上争夺份额,有利于宝龙城市广场项目最快速度被市场接受。而且由于在部分二三线城市,宝龙多以招商引资名义进入,往往可以获得当地政府的各种支持。
由于二三线城市商业成熟度相对较低,宝龙集团在各大城市的宝龙城市广场往往建成后就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宝龙城市广场业态形式较多,通常包括:五星级酒店、大型娱乐中心、时尚百货、生活超市、餐饮中心、商业步行街、酒店式公寓、连锁五星级影院、国际社区、KTV娱乐城、主题乐园等,同时引进国际著名的商业巨头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国美电器等宝龙主力店、次主力店。
但是与此同时,宝龙的不少城市广场项目位于城市新区,城市新区需要更长的的养商期,消费能力也相对有限,这种模式能否顺利的进行复制尚存疑。
此外,目前国内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都将所开发的物业进行出售,但宝龙通常以70%左右商业面积自持,并以此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和物业升值增值。
这也导致其持有物业的回报周期比较长,需要较长的经营与维护,经营成本与风险会更大。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