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与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MVRDV建筑与都市工作室被邀请参加广西南宁柳沙半岛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的方案依然以“竹化城市”为母题,名为“苍原三城”(又名“竹海三城”)。
柳沙半岛规划位于广西南宁市西南郊,青秀山风景区西南侧,邕江环绕,三面临水,地形复杂,距南宁市中心仅数公里。竞赛的目的是征求概念性方案,以期开发成为综合居住区,在未来的8到10年的时间里把这个居住区建设成为具有更加优良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高级社区。
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的“竹海三城”方案是利用现有环境进行天然分割,营造大竹海和自然山水城市。其中一期建设主要是“营造半岛大竹海”,恢复植被,开辟公园;二期于“茫茫竹海中,隐现三座山水之城”(水之城、谷之城、峰之城),是逐渐提高密度的过程;三期是在竹海中营造竹海住宅群,形成居住区。
按照竞赛评审小组成员、日本建筑师矶崎新的看法,三个方案中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的方案着眼于环境,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的方案着眼于建筑,MVRDV建筑与都市工作室的方案着眼于城市。最后评审小组认为三个方案都较优秀,亦均有考虑不周之处。[20] 后来在北京的广西大厦,专门召开了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会上MVRDV建筑与都市工作室的方案因城市性意图强烈,且对环境有更具有深度和操作性的设计(如水资源系统、道路系统和密度多样性)而获得好评。“竹海三城”方案同样因富于想像力的总体规划概念以及富于传统韵味的城市空间布局,而赢得好评。同时也因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过多的“依赖”而受到一些质疑,这与评审小组指出的方案的缺点颇不一致(“在规划上有概念,但无更多的技术运用,无具体解决方案,无细部处理说明,无法想像其建成结果”)。面对中国城市日益复杂、超速的突变与异变,以“竹化城市”为母题切入城市问题的姿态、技术与设计实验的节奏,以及对古典趣味的沉迷,均与人们对当今中国城市的感受有巨大的差异,它在关注迫切的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回避了现实最为迫切的问题。
中国高度紧张亢奋的城市/建筑现实举世瞩目,由此带来的没有先例的巨变不断改写着人类已有的评价尺度,中国的艺术家们迷惑狂喜于这一变化,他们最早展示了对它的复杂态度。国外的建筑师们走马灯一样来去,许多著名的建筑师都已经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踞点”,他们惊叹并参与着这种变异。前面提到的库哈斯所说的 “中国建筑师”们的埋头于令人眼晕艳羡的超速设计,只有那些曾被命名为“实验建筑”的群体,似乎还有足够的耐心“沉迷”在对“传统”的节奏、趣味的游戏中,他们却是生猛的现实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 参见柯焕章《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回顾与构想》,《北京规划建设》2003年第4期。
[2] 参见史建《解读建筑:摩天世界与四合院--我国近年来建筑文化的变革与发展》,见金元浦主编《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研究报告: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 《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顾孟潮、张在元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4月版。
[4] 史建:《文化背景中的建筑--90年代中国建筑的几种趋向》,《文艺研究》1996年第3期。
[5] 雷姆·库哈斯:《大跃进》(节选),见《溢出的都市》(“先锋”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6] 参见《今日先锋》第8辑“今日视点·实验建筑专辑”部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版。
[7] 参见黄士钧《四函评译》,见张永和《非常建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8] 参见张永和《采访彼得·艾森曼》,《世界建筑》1991年第3期。
[9] 《32:北京/纽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第1辑,现已出版3辑,每辑32×32cm,32页,分32章节,定价32元。
[10] 《张永和与曾成德的建筑对话》,《dA》2003年第3期,(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1] 张永和、古谷诚章、矶崎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看不见的城市”》,见矶崎新《反建筑史》,TOTO出版2001年2月版。
[12] 张永和:《基本·建筑·动词化》,见《平常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4页。
[13] 史建:《建筑:动词--张永和访谈录》,《今日先锋》第7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7月版。
[14] 张永和:《基本·建筑·动词化》,见《平常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3页。
[15] 黄海鸣:《介入日常生活的艺术》,见Catherine Grout《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5月版。
[16] 张永和:《短城市》(未刊稿)。
[17] 张永和:《动词化的过程》(未刊稿)。
[18] 张永和:《关于城市研究》(未刊稿)。
[19] 张永和:《关于五常的几个问题的回答》(未刊稿)。
[20] 参见《半岛第一章》,香港建筑业导报出版社/北京一和研发中心2002年9月版。
·张永和:超城市化语境中的“非常”十年 09/04/28
·观点亮剑 思想交锋 09/04/28
·库哈斯:经济危机催生朴素实用的建筑 09/04/27
·亚龙湾会·公主郡:山与海的通感 09/04/26
·十大被推迟建设的伟大建筑 0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