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上市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4-28 13:02

  尽管四川方面最终选择了金科作为重组方,但问题的核心依然是渝富自身对ST东源的重组愿望。

  3月31日,ST东源发布了补充公告,其控股股东四川奇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宏信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信置业”)将原本转让给金科集团的流通股,全部转让给由黄红云夫妇全资控股的金科投资有限公司。

  此份公告较此前ST东源3月26日公告的最大不同是,相关受让股权由金科集团变为由黄红云夫妇全资的金科投资,受让的ST东源相关股份及转让价格并未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付款给奇峰集团和宏信置业的1.7亿金额,将由黄红云本人自掏腰包。渝富模式

  一直以来,素有金融市长之称的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曾在不同场合表示,重组重庆的ST股是重庆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此种背景之下,ST渝开发成功脱帽,S*ST星美和新世界进行重组,西南证券最终借壳ST长运上市成功,ST农化重组成功。金科借壳ST东源不过是重庆市政府借机让又一家ST公司翻身。

  而在黄奇帆为重庆ST股脱帽的步骤中,重庆渝富是关键的棋子。

  渝富最初是作为政府收购并处置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157亿元不良贷款的操作平台,进而承担起当地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和资金周转的职能。

  而在黄奇帆的设计当中,渝富是一个重庆市国有资产重组和经营平台。其模式是以来以土地储备获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行资产重组,最终从土地增值中获得收益,并最终通过土地增值收益清偿负债。黄奇帆的设想是,重庆市政府对重庆国有企业的相关债务组合成相关债务包,并由重庆市政府一次性付清债务总额的20%-30%给相关商业银行,然后重庆市政府再来处理这些“债务包”。

  2003年,重庆市政府主动与工商银行商谈,用缩水打折的方式回购股权和债务,处置工商银行157亿元的不良资产。

  黄奇帆的此种设想为各大商业银行接受。但重庆市政府作为一级政府机构,不便于进行相关债务操作,在此基础之上,重庆是成立了渝富集团处理债务操作。

  而其后,而在黄奇帆的设计当中,渝富是一个重庆市国有资产重组和经营平台。其模式是以来以土地储备获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进行资产重组,最终从土地增值中获得收益,并最终通过土地增值收益清偿负债。

  在的黄奇帆描述中,渝富公司一家是“半金融性质”的资产管理公司,黄奇帆说渝富是国企改革的样板。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渝富成为重组重庆的ST股的主导力量之一。渝富先后在重组ST重实、挽救西南证券、重组重庆银行、整合重庆农信社等过程中,重庆渝富起到了杠杆作用。

  同样,渝富主导了ST东源的重组。有分析人士认为,渝富依然是希望通过主导ST东源的重组清偿ST东源的相关债务。此前渝富甚至将银海租赁约34%的股权放进ST东源,其后其希望通过拍卖购买股权的方式继续购入ST东源的股份。

  但在2007年8月4日,ST东源的股权拍卖中,志在必得的渝富失手了。经过37轮叫价,四川宏信置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四川奇峰集团在拍卖会上拿下ST东源27.42%股权,成为ST东源的实际控制人。

  四川宏信及四川奇峰志在引入新的重组方,但却遭到了渝富的阻挠,双方僵持达一年之久,此前股票市场回落,ST东源股价急转直下。

  无奈之下,四川宏信及四川奇峰志引入了重庆本地的民营房地产企业重庆金科,于是金科借壳ST东源开始成为可能。金科借壳

  重庆方面人士对《观点》表示,奇峰引入金科作为重组方引入ST东源,虽于此前重庆方面的初衷有所背离,但重庆市国资委仍然点了头。在此背景下,渝富终于同意了四川奇峰引入的重组方,支持金科重组ST东源。

  于是,四川奇峰及四川宏信将手中剩余的股权以为5.2元/股的价格转让给了金科,成交总额达1.7451亿元。市场传言,此前渝富方面曾以同样的价格希望收购四川奇峰及四川宏信手中的股权,但遭到了拒绝,事实上,而奇峰方面当时当初竞拍股权的成本约6.43元/股。

  金科借壳上市实属意外,据《观点》了解,此前黄奇帆曾表示,重庆龙湖、金科、同创等多家重庆龙头地产公司将上市。其中重庆龙湖的计划是H股IPO,而金科集团的计划则是A股IPO。

  在2007-2008年,金科集团为筹划其IPO上市曾引进多个平安创投本等三家战略投资者,此后,金科集团进行了系列重组。其中,平安创投以3亿元的代价取得了金科集团大约700万股或5%的股权,而平安创投的追随者君丰投资则以1亿多元总价取得了260万股金科集团股份。此外,原金科集团股东红星家具集团增资2.53亿元,并最终取得了金科集团6%的股权。

  据悉,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此前也有意入股金科集团。此外,金科集团还在无锡等项目上引入了境外基金。

  伴随着金科的PE,金科集团亦进行了重组,重组后,黄红云及其夫人陶虹遐共同控制的金科投资拥有金科集团28.15%的股份,此外黄红云还直接持有金科集团28.16%的股份,而陶虹遐则直接持有金科集团10.98%的股份。

  除黄红云及陶虹遐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金科集团股份之外,在金科集团的股权构成当中,平安创投拥有金科集团5.61%的股份,而其他23名股东则持有27.1%的股份。据了解,此23名股东多为黄红云亲属和金科集团管理层。

  金科在重组之后面临的直接困境是国内A股市场关闭了IPO的大门。在IPO开闸遥遥无期的情况之下,分析人士认为,此时四川奇峰与黄红云一拍即合,金科集团转道借壳上市。而作为重庆本土企业,在四川奇峰与渝富集团僵持不下的时候,金科似乎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而如若金科借壳成功,金科将成为国内首例经过PE之后,成功借壳的上市公司。

  问题的焦点在于,金科选择怎样的资产注入方式及重庆市政府对于金科这样的民营企业重组ST东源的态度如何?

  3月26日,ST东源的公告中,奇峰方面的股权受让主体突然有金科集团变更为由黄红云、陶虹遐共同控股的金科投资,这就意味着黄红云夫妇负担起重组ST东源的全部责任,其中可能包括相关债权问题。而当前,ST东源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依然为拥有18%股份的渝富,金科方面与渝富均为提出ST东源的实际方案。

  借壳ST东源,也许不仅仅意味着黄红云将收下渝富方面曾经注入的相关土地储备,听命渝富,抑或与渝富在新的问题上展开博弈?

  但借壳ST东源,无疑让金科成为重庆最为接近上市的地方龙头地产公司,尤让其在与龙湖的竞争当中抢先一步。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无论上市与否,在资金链条方面金科显然优于龙湖,一旦金科上市成功,其在资金来源方面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资料显示,2008年,金科实现销售收入60.5亿元,为重庆市第二大房地产公司。

发稿:见习编辑 林向 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