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银监局严控二套房贷 剑指假按揭流弊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4-24 01:06

  此前关于小阳春“假按揭”争论似乎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近日上海银监局的一则通知再次引起市场对“假按揭”的联想:该通知要求各大银行严格执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首付款比例和利率规定,严禁变相放宽贷款条件。

  “真假按揭”之争

  “关于上海的假按揭问题我早就提出过”,著名地产评论人时寒冰表示。在其博客上,时寒冰披露当下的小阳春只是一个假象,而假按揭横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时寒冰判断的一个依据是当下的房价非但没有回落,而且还是在一个缓慢上涨的过程当中,“房屋成交量的上升与房价上涨同步进行在现在的市场下是不可思议的”。

  而与时寒冰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地产评论人牛刀。“深圳的很多个盘都有这样的现象”,通过一份国土局上公布的“一个人按揭20套房子”的数据分析后,牛刀认定,“小阳春就是假按揭制造的假象”。

  但是此观点并未得到大多业内人士的认同,深圳国土局一位官员更是直言:牛刀误读了国土局的数据。而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在其博客上也明确指出,小阳春的表现是市场的力量。

  “反对派”给出的理由是开发商假按揭的动机并不明显,风险也太大。“开发商可以卖地或者降价都可以回笼资金,犯不着冒着假按揭被查处的风险去做这种事情,何况假按揭需要损失20%的首期,只要开发商降价促销,降20%,房子是可以卖得动的”,深圳地产界人士风语表示。

  风语认为假按揭的巨大风险在于:一旦被监管部门查处,那开发商受到的惩罚可能就不只是罚款、封盘这么简单,“前几年深圳的几个楼盘假按揭被查处后来都被迫退出市场了”。

  而且,反对派进一步反驳认为假按揭的操作性非常困难,“一单两单的假按揭都需要银行和国土局的配合,大规模的假按揭或者全国范围内的假按揭简直比登天还难”。

  同时,另一名深圳地产界人士杨大谷亦对假按揭的说法提出了异议。“在08年楼市极其低靡的深圳楼市里,开发商都是用特价、降价、折价等多种促销手段推动项目销售,也没有冒”假按揭“之大不韪。退一步来说,开发商真的要染指”假按揭“,绝也不会傻到用一个人的名义去按揭10套、20套房。现在银行关于一人按揭多套房的审批极其严格,即使申报到银行,结果只有两个:一是不予批准,退回按揭,二是提高按揭利率及提高首付。开发商完全不可能犯上国土局备案网站跳出”1人按揭20套“的低级错误。

  监管层的信号

  然而事实上,不管反对派的理由为何,假按揭却依然在国内冒出了苗头。3月初,一宗担保人与银行人士合谋骗贷的案件在北京被暴露。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商务中心区支行行长田军因涉嫌参与一起总额为4.6亿元的骗贷案而被司法机关控制,同时控制的还有为贷款提供担保的北京华鼎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安冬。

  牛刀认为此案被暴露只是假按揭的冰山一角,”现在大量的假按揭并不是担保公司和银行做的,而是开发商和银行一起做的,这非常具有隐蔽性,更难查处“。

  虽然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女士还是认为这是夸大其词、是当”银行是猪“的想法,但上海银监会的这一则通知让市场对于”假按揭“的猜测开始迷离起来。

  该通知明确要求,除首套自住型普通住房和首套自住改善型普通住房外,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且贷款首付款比例应随套数增加而提高,具体提高幅度按各总行相关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按风险合理确定。

  “显然这是监管层已经意识到假按揭现象的存在,最近也有消息披露说中国银监会严查新增贷款的流向,监管层已经‘怀疑’部分资金并未流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而是流入了资本市场和其他领域”,分析人士表示。

  2009年一季度,国内的新增贷款达到4.58万亿,但是对于新增贷款的流向问题各方均有争议。

  “假按揭不是新鲜的东西,并不排除市场上有个别的假按揭现象存在,但是将现在这一轮楼市的小阳春归结为是炒家和假按揭的原因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一位深圳地产界人士表示,其亦否认了深圳存在大规模假按揭的现象。

  一名北京房地产营销界人士也认为目前并未发现北京市场存在大量假按揭的现象,“北京市场最多可能也就是房托比较厉害吧”,该人士表示。

  现在看来,假按揭是否大量存在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显然,关于缩紧二套房贷监管层似乎有比较明显的信号,而上海银监局的这则通知只是开始。

发稿:王小明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