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岛这个城市有着特别的感情,这是因为,第一次出远门,去的就是青岛。那是高中一年级,那个时候,到外地去旅游是非常稀罕和奢侈的事情。如果不是参加上海市组织的夏令营,不需要自己负担交通食宿的费用,自己掏腰包,对家庭,也算是不轻的负担。
一群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互不相识,但是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大家在甲板上吹海风,聊天,兴奋的不舍得睡觉,因为担心错过看日出的机会。记忆中的青岛非常的漂亮,因为有很多德国式的建筑,到现在还有着模糊记忆的是一座天主教堂,还有即墨路的小商品市场,不是因为那里售卖的东西,而是因为这条马路的名字,看惯了北京路,淮海路,南京路,即墨两个字,优雅而特别。当然,还有栈桥,就在那条栈桥上,和几个刚刚相识的好朋友,走过来走过去,大家又讲不完的话。
在这群好朋友里面,暗暗喜欢上一个大男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风还是这个城市的那座栈桥。只是一回到上海,男生告诉大家,自己要去美国读书了。于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写了一篇小说,还寄到了出版社,一段时间之后,接到出版社的大信封,稿子被退回来了,编辑还很认真地写了一封信,让我看看一个正当红的同龄作家的同类作品。我意识到,我的当小说家的愿望,可以放弃了。
到青岛已经是下午,从机场到市中心,沿着海岸线,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这是和南方的海岸线完全不同的风格。坐车到奥运风帆中心拍摄军舰,迎面而来的大风,把人都要刮到。一打听,才知道挂起了六级大风。
来之前,看新闻报道说,当地采取了奥运期间的一级保安措施,封港,布置蛙人,为了准备海军六十年的阅兵,不过置身这个城市,感觉不到想象中的那种紧张气氛。奥运的时候就听同行说,和北京相比,青岛不管是城市还是城市里面的人,都要轻松和和善许多。
进了停泊各国军舰的码头,看着穿这不同国家海军制服的官兵们走来走去,特别是那些忙着上网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的各国士兵,觉得这里更像在为开一个国际海军大party作准备。
遇到一批在风帆中心观光的印度海军官兵,他们显得很兴奋,原来之前来过的同伴告诉他们,这个城市有很好地shopping的地方,只不过突然刮起的大风,让来自热带的他们显得有点措手不及。每次美国军舰停靠香港,最高兴的是湾仔的酒吧,政府也很欢迎,因为可以带动消费。不知道这一次,这末多的水兵,是不是能够为当地的GDP做点贡献?
启动仪式,占在主席台上的来自二十九个国家的海军将领,面对摄像机,显得非常的严肃,当中最严肃的,是朝鲜的代表,不需要看军装,一眼就能够从一排人里面分辨出来。仪式一结束,走下主席台,大家端起酒杯,现场马上显得和任何一个鸡尾酒会没有不同,只不过穿着军装,而不是礼服罢了。
虽然是个大party,加上自己对于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有限,不过找到一些看点:
14个国家21艘军舰里面,排水量最大的是韩国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排水量是19000吨,原本还以为俄罗斯的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最大,因为停在它旁边的法国和中国军舰,和这个庞然大物一比,显得非常小巧。
这次没有日本的军舰,不过日本有派出代表团。自己的猜测,上次日本军舰原本应该停靠上海,结果停在了湛江,很明显就是担心会激发起中国国内一些民众的不满,如果没有猜错,这次也是一样。不过还是这个问题,民意,特别是网上表达的民意,是否代表了大多数?是否准确?
美国和中国海军之间的互动。虽然美国的海军作战部长拉夫黑德表示,期待和中国海军的交流,特别是在共同抗击海盗方面进行合作,但是他也在北京批评,在之前南海发生的美国军舰被围的事件上,有人的行为没有遵守国际规则。
航母。这当然是媒体最最关心的,甚至已经有媒体在报道,23号的阅兵式上,会有重大的宣布,可能就是关于航母。对此,经过观察,现在抱怀疑态度,不相信?拭目以待。
中国会派出怎样的舰队阵营?都很关心,不过还要等两天。这样也好,不然阅兵仪式就没有了吊人胃口的叫座力。
最后,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不战而胜,能做到吗?
·青岛首现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遇续期难题 09/04/20
·香港要拍给全世界看的电影 09/04/20
·多元复合设计的香港商业建筑 09/04/20
·北京很潮 香港很旧 09/04/19
·营销过度:小心天天都是愚人节 0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