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鸣经历过香港电影最辉煌和最黯淡的日子,他认为通过合拍来开拓大陆市场是香港电影的出路。《叶问》的成功更让他确信,立足全球华人视角,拍中华的电影,也一定是全世界都喜欢的电影。
第三十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虽然在经济低迷中拉开序幕,但公开售票首日,就卖出高达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九张门部A是电影节举行三十三年来的最高纪录;成功购票人数更比去年电影节首日上升百分之三十四。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业一直以创意十足取胜,功夫片、警匪片、喜剧片、古装片,都曾在亚洲影坛引领风骚;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香港被誉为“亚洲电影王国”,曾创下年产逾三百部港产片,以及港产片票房年收入十多亿港元的纪录。
但香港曾经辉煌的电影业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去年公映的港产片回落到仅五十三部,票房收入仅为二点五一亿港元(约三千两百万美元)。知名香港电影出品人黄百鸣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香港电影已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将重新迎接黄金年代。东方好莱坞的拍片方针要改变,要拍给全世界人看的电影。”
二零零四年一月一日CEPA实施以后,香港的电影人可以到中国内地合作拍片,合拍片可以享受十三亿人口的市场,给香港电影在黑暗中一丝曙光。黄百鸣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香港电影人之一。一部依据香港作家梁羽生所撰写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七剑》,成为黄百鸣的一次尝试。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同时上映,香港有八百万港币票房,大陆有八千万人民币(约一千一百万美元)票房,是香港的十倍。这给黄百鸣启示:“内地是很大的市场空间。”
以后的《龙虎门》、《导火线》等,都创下合拍片的票房好收入,直到去年底上映的《叶问》,该片以中国大陆一点二亿元、香港二千五百万港元的票房收入,让监制黄百鸣相当满意。在香港,《叶问》还赢了同档期的十部外语片。更在本月即将揭晓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以十二项提名先声夺人。从市场中黄百鸣摸到一条香港电影新门道。
早前,黄百鸣辞去上市公司东方娱乐主席,重新“下海”。黄百鸣笑言,不做主席,是看到香港电影找到一个好市场,给予很大的鼓舞,要亲力亲为地去做。“这个鼓舞真的让我有勇气返回战场去打仗。我觉得现在开始,香港电影可能会走向另一个黄金的高峰,因为合拍片有内地的市场。”黄百鸣说,香港现在是小市场了,七百万人口,戏院越来越小,租金贵,银幕也越来越少。“内地刚好相反,现在每天增加一点五张银幕,每年增加几百张银幕,内地的票房一定是一年高过一年的。”
有市场就愿意投入,电影就要强调制作水准高,是花心思去做的产品。《叶问》差不多拍了近百日,事前功夫更多。《叶问》是真人真事,故事发生地在广东佛山,但现在的佛山改变了很多,黄百鸣要在上海搭景拍戏,将当年的武馆搭出来,将当年的叶问时代搭出来。黄百鸣强调当年的街景、摊档都要似模似样,追求一种时代的真实,一种美感,绝不粗制滥造。作为监制,黄百鸣多次去佛山,同编剧导演一起看景、研究剧情,一切从大市场的角度考虑。
随著中国在世界崛起,要拍给全世界看的电影,一定要有中国特色。黄百鸣认为:“香港电影要制作大片,要拍给全世界看的电影,仅站在香港的角度是不够的,一定要站在大中华的角度,不但是题材、选人、取景、导演、编剧等的水准,都要有大中华的背景。”现代片、警匪片外国人都拍得很好,唯有学不到的就是中国功夫,是中国文化的国宝。《功夫熊猫》卡通片给黄百鸣启示,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的,“外国人将我们两样国宝拍得很好,功夫片应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是可以打入国际的好题材”。黄百鸣再接再厉,继续由他的儿子黄子桓编剧的《叶问二》,将於五月开拍。
进入大陆寻求合拍片市场,香港依然具有很大的优势。黄百鸣指出,香港电影人制作经验丰富,经过“东方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很多知名导演如叶伟信、杜琪峰、徐克、吴宇森等,早与国际接轨,有较好的导演的基础,这批导演发挥的力量是目前最优秀的。而内地开放迟,对国际了解的不多,这就是香港电影人的机会。
有人认为,合拍片抹煞了香港人的创作自由,令到港产片没有了特色。黄百鸣觉得,“时代在变化,人要有进步,九七后香港回归中国,是祖国的一部分,所以不应该局限在香港,而是拍中华的电影,要拍大中华的电影,这才是将眼光放远。合拍片有规矩,你要按规矩。好像你要进一间很漂亮的房间,本来你看都不能看的,现在让你进来,但你要脱鞋,那你脱了鞋进去罗。你不能说我不脱鞋的,我不进去。你要拿人家的市场,就要根据人家的规矩”。
黄百鸣以《叶问》为例,当初剧本不仅可以通过审查,还获大陆的电影局推荐。他说:“其实,不一定要血淋淋宰个头下来、不一定要黑社会讲粗口、不一定要一个女演员脱了衣服才会有收视,当然,香港有一部分这样的观戚A香港有三级片制,你可以在香港拍。现在的趋势是,你不拍合拍片,你拍不到大片,你拍不到一些更高水准的片。这是大趋势,我们一定要跟时代的步伐走,不要再怀念过去的港产片,要拍中华片,我们拍的电影要给所有中国人看,不仅单给香港人看。”
《叶问》究竟是香港电影,还是中华电影呢?黄百鸣说,两样都是,有中方的投资方,也有大陆的演员,但大部分的制作都以香港为主,“未来都不要再分香港还是哪里的,目前的情况下,很大部分的创意来自香港,导演、部分演员及后期制作都由香港人为主,这不就是香港的电影,这又有什汹ㄕn的呢?”
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电影都有分级,大陆还没有分级制度,黄百鸣说,很多原因令它还不能实施分级制度,“我觉得总有一日,它会分级的。这也是大势所趋,没有可能一套电影三岁和八十岁的人同样都可以看的。你要给时间他们,在现有的空间里,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拍这类电影。《叶问》做得好,《家有□事二零零九》在内地都做了四千多万。有一日,真的有分级制度了,它的分级制度和香港也可能不一样,或者可以给你拍鬼,那时就拍《开心鬼》了”。
大陆盗版问题非常严重,有一次黄百鸣在内地开会,参加会议的记者告诉他说,其实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看电影,九十五的人看盗版。但黄百鸣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百分之十的观戚A《叶问》就有一亿多的票房收入,将来打击盗版见效就不得了。“盗版问题解决的一天就是大中华电影起飞的一天。美国电影厉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盗版,在本国就收回成本,然后进军世界各国。”黄百鸣觉得市场领导一切,你有市场,你就称王了,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空间没法比。中国经济越来越好,个人也越来越有钱,美国有逾三万多个戏院银幕,中国目前仅有三千多个。黄百鸣指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市场空间很大,香港发挥优势,结合中国的市场,拍中华的电影,一定是全世界都喜欢的电影。
·香港要拍给全世界看的电影 09/04/20
·瑞士名表300年生死记 09/04/20
·世界级奢华公寓--W Residences盛装首登中国 09/04/20
·英国“超女”:苏珊·波伊尔 09/04/20
·“广州第一坑”融资20亿 太古内地首借款 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