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前中国地产业务主管涉嫌受贿 职业黯然收场?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2-12 23:52

  近年来其为摩根士丹利在中国打下的庞大资产资产王国,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慢慢的削减。

  观点网讯:据媒体报道,大摩前中国地产业务主管Garth Peterson正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涉嫌与海外贿赂行为有关。

  而近年来其为摩根士丹利在中国打下的庞大资产资产王国,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慢慢的削减。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摩根士丹利,早在去年下半年起,便陆续传出转让名下物业的消息。

  Garth Peterson的职业生涯似乎在进行黯淡的收场。

  离职“疑云”

  08年年底,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中国区负责人彼得森(Garth Peterson)已经辞职,但摩根士丹利方面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据悉,彼得森的离职已以内部通知形式向该银行亚洲区房地产投资部门工作人员公布。

摩根士丹利

  然而一个多月以后,直至周三,摩根士丹利才对外宣称,公司解雇了一名在华雇员,因其行为“似乎有违‘反海外腐败法’”。这是美国的一部与贿赂行为相关的法律。

  摩根士丹利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称,公司已向当局汇报该名任职于“海外一家下属地产公司”的雇员,并将继续开展调查。除此之外,摩根士丹利新闻发言人并未提供进一步的细节,并拒绝透露该员工的姓名。

  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该雇员即为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中国区负责人彼得森(Garth Peterson),因涉嫌违反“海外腐败法”(FCPA)于2008年12月30日离开大摩。

  彼得森于2003年加入大摩房地产基金做中国投资。其在中国工作多年,在政府关系方面多有人脉,因此刚在上海设立地产投资运营机构的大摩,为扩张中国业务的需要,便相中了对中国情况十分熟悉,又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的彼得森。

  据了解,Peterson与大多数海外投行人士背景有很大不同,出生于新加坡,没有很深的学历背景,家庭状况也很普通。但“比较江湖气”。

  “历史功绩”

  摩根士丹利从2003年跨入中国起,至今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资产王国,它是曾经华尔街五大投行中,在中国步伐最快、对中国市场涉水最深的一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彼得森。在大摩任职期间,彼得森凭借自己的才能在中国房地产业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声誉。

  2003年7月14日,摩根士丹利自用900万美元试水上海房地产。对锦麟天地雅苑的收购,是其在中国地产投资的第一单物业。联盟上海永业集团和新加坡地产基金投资,具体运作项目的公司是上海华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项目公司的投资总额为7500万美元,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股东贷款1200万美元。新加坡公司华丽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2590万美元的出资,拥有项目公司70%的绝对控股权。

  2003年5月9日,占项目公司30%的上海永业,将其25%的股权以869.5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而进行这一系列操作的正是时任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的Garth Peterson。Garth Peterson也是当时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进入2004年,大摩一边唱空楼市,一边布局上海。2004年初,摩根士丹利就在大陆投资了其的第二个项目,与上海复地集团共同投资5000万建设中高档住宅项目复地雅园。

  年底,大摩斥资5亿元人民币,将原来合作项目锦麟天地雅苑全部股权收入囊中。次年2月,大摩又以两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写字楼——上海世界贸易大厦。

  除地产之外,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资产王国包括一家投资银行,一家国内银行,两家基金公司以及6个地产投资基金和一些数量不明的私人理财和私募基金。

  在“限外令”不断加码的情况下,摩根士丹利投资步伐自2007年起开始放缓。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加之内地楼市受信贷紧缩政策影响萎缩严重,摩根士丹利中国业务区域陷入内外交困境地。

  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的摩根士丹利,早在去年下半年起,便陆续传出转让名下物业的消息。曾有媒体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将旗下项目在市场进行挂牌出让。其中锦麟天地的标售价格为11亿元,但迟迟未有买家现身。

  而就在此时,也传来了Garth Peterson莫名离职的消息。直至周三,摩根士丹利才对外宣称,公司解雇了一名在华雇员,因其行为“似乎有违‘反海外腐败法’”。而有消息表示,该雇员即为Garth Peterson。

  《反海外腐败法》也叫《反海外贿赂法》,该法于1977年制定,1988年修订,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利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

发稿:高丽霞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