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房地产市场活跃 达致保持经济增长目标

  住宅市场在整个内地房地产业中最受关注,亦是政府刺激经济方案里的关键领域。DTZ戴德梁行中国区综合住宅服务主管蒋尚礼指出:“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住宅市场气氛较为审慎,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国住宅销售量有所减少。2008年上半年,一线及二线城市的住宅市场尚能维持2007年的升势,住房价格受到支持,然而到了下半年,金融海啸的负面影响浮现,住房价格亦开始下调。外围经济情况变坏,促使中央政府为住宅市场提供更大的支持。”

  蒋先生指出,去年信贷紧缩对房地产市场所造成的效果显著。他说:“就供应而言,2008年商品住宅的开工量和竣工量增速均有所下降。受到信贷紧缩及银行普遍不愿意对发展商批出贷款的影响,造成发展商资金链紧张。”去年发展商向银行直接借贷人民币6,880亿元,占房地产开发资金(人民币2万9,900亿元)的比例仅为23%,这笔开发资金又低于整体开发所需资金约300亿元。同时,由于成交低迷,订金及预售款占开发资金总量不到三成,令发展商难以从商业银行或销售方面取得充裕的资金。受此影响,2008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积预计只有4.6亿平方米,按年减少3%,由此可预见2009至2010年内供应量亦将下滑。

  发展商资金链紧张亦间接导致闲置土地增多。内地住宅市场过去数年住房库存量不断累积,1998至2008年的十年间,全国范围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面积达到31.3亿平方米,而截至2008年底,全国土地开发量则仅为19.4亿平方米,占十年土地总购置量的62%,即是说,有近40%的土地积压于发展商手中。部分发展商固然碍于资金不足而未能开发项目,但亦有发展商为免日后需要发展时无地可用或要购买贵地,宁愿拿地后暂时积压不用,造成囤积土地的情况。

  蒋先生续称:“不只开工及竣工面积减少,住宅成交量亦然。宏调政策下,购房者多持观望态度,加之随后的股市下跌,令人们购买力下降。购房者对于未来住宅市场走势产生不同的预期,导致成交低迷。截至2008年底,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仅为5.5亿平方米,按年下跌20%。”

  呆滞的成交量,未能快速消化市场上累积的大量住房库存,二线城市2006-2008年的库存量更达到2,550万平方米,是一线城市的两倍。蒋先生指出,大量库存积累,不利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他认为住宅市场仍然处于“景气周期”,因为自1998年起的十年期间,全国范围内新增家庭所需住房面积为6,700万平方米,但同期内商品住宅供应量只有3,400万平方米,可见住房供应仅能满足51%的住房需求。人们的购房需求还未能满足,中期需求仍有一定增长空间。

  成交低迷也导致了价格下调。2007年在投资需求的驱使下,房价出现非理性上涨,每户家庭住房价格增幅达22.3%,而期间家庭年度收入增幅才仅为17%,故此房价于2008年面对较大的回落压力。成交低迷加上下半年金融市场波动,加快了回落的速度。截至2008年第4季度,一线城市商品住房的整体价格较一年前的高峰期减少16%,二线城市的减幅则为11%。

  价格回落后,成交量明显增多。在2007年第4季度起长达一年的宏调政策实施期间,对政策调控敏感度高的一线城市,其住房成交量为3,200万平方米,较二线城市同期成交量少16%,但由于一线城市的住房价格于宏调期间得到充分的调整,因此在2008年第4季度鼓励购房的政策出台后,一线城市于该季度内的成交量得到较大的改善,较第3季度增加19.7%至570万平方米,而二线城市于第4季度的成交量只有460万平方米,较上一季度下跌14.7%。预计住房成交将于一线城市首先回升。价格方面,一线及二线城市的住房价格于未来一、两年间仍会继续调整,直至2010年第3季度以后,一线城市的住房价格下跌幅度将会放缓。

  经济前景转差,突显了房地产市场里因信贷收紧及库存量高所引起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应付房地产市场的挑战,内地出台了针对发展商、商业银行以及由政府执行的调控政策,从一个全面的角度,透过刺激需求和促进供应两方面,鼓励有自住需求的买家入市。

  2008年9月,央行结束了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信贷紧缩期,在随后的短短三个月内,就将存贷款利率恢复到2002-2003年信贷紧缩前的水平:一年期贷款利率5.31%,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5.94%;2008年12月,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则自17.5%下调至14.5%,减幅较温和,因此预计这个比率在今年仍有较大的下调空间,有助鼓励更多购房消费。

  适用于发展商方面的措施则包括施工期不能多于三年,以及减少囤积土地等。多个地方的政府亦实施中央指导的救市政策,提供购房相关税款费用减免、把禁止转售物业的期限从五年缩短至两年,以及推出更多保障性住房,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屋需要。以上从发展商、银行、政府三方面一起推行的鼓励置业的措施,均有助于稳定住宅市场发展。

  蒋先生总结道:“2009年中国楼市的市场主调,将会是在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改善地产发展商现金流的基础上刺激居民购房消费,竭力消化库存。预期住宅价格将会继续朝理性水平进行调整,住宅市场可望保持活跃和稳定发展,协助国家经济保持目标增长。”

相关文章

·世界最高摩天大楼停工一年 09/01/19

·穆迪评级:欠了债的合生创展 09/01/18

·观点一周评述:挫折之后 就是希望 09/01/18

·楼市或将纳入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09/01/18

·北京:经适房最大面积拟降到65㎡ 09/01/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