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腾挪路线探秘:泰达系的重组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9-01-14 00:32

  泰达最可能采取的重组方式是:先将泰达股份这个壳资源清空,当时机成熟时泰达金融国际控股再将金融资产完全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完成“借壳”上市的目标。

  12月30日停牌的泰达股份日前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实际控制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方案尚需进一步论证,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而同时公布的2008年业绩预告显示了泰达股份今年的净利润将同比大幅下降65%至75%的消息。在重组方案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泰达股份的未来走向正成为业内人士争论的热点。

  重组由来

  作为泰达控股旗下的四大上市公司之一,泰达股份一直被认为是泰达系最具价值的一个上市平台,原因无外乎是其拥有的优质金融资产。

  资料显示,泰达股份旗下拥有的业务极其广泛,包括生态环保、土地资源整理、公共交通、金融投资等等,其中泰达股份还持有渤海证券26.94%的股权、北方信托15.82%的股权,以及1%的国泰君安股权和1%的天津银行股权,这部分金融资产被认为泰达股份主要的利润贡献板块。

  但事实上,作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试点改革的重要推进者,泰达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泰达控股还是希望组建一个专门的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来盘活旗下复杂的金融资产,目前泰达系的主要金融投资业务属于新组建的泰达国际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

泰达

  因此,选择旗下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平台是泰达系一直考虑的问题。与泰达控股旗下的另外三家上市公司:津滨发展、滨海能源、滨海物流相比,本身早已拥有金融资产的泰达股份显然对泰达控股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于是,尽管泰达目前为止对外并未透露任何重组方案的信息,但是这个方案目前已经更多地被分析人士解读为:将泰达股份打造成泰达系旗下一个金融控股类上市平台,而新组建不久的泰达国际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显然是将要被注入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

  方案迷云

  于是,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如果泰达控股要达到这个目的,将泰达股份目前拥有的无关金融的资产剥离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而鉴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低迷和泰达系新组建的泰达金控金融资产的不成熟,分析人士却认为,泰达控股将旗下金融资产重组完成后随即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

  根据熟悉泰达的有关人士透露,泰达最可能采取的重组方式是:先将泰达股份这个壳资源清空,当时机成熟时泰达金融国际控股再将金融资产完全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完成“借壳”上市的目标。

  这个时候,问题开始摆在了泰达控股的面前:因为很显然,目前泰达股份主要的利润贡献均来源于金融资产部分,如果要剥离这部分资产,主要股东方面将难以交代过去。

  同时,泰达股份旗下的地产资产其实含金量也非常高。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泰达股份以参股子公司天津泰达城市开发有限公司的方式,承担了位于海河源头的“红桥运河文化商贸区”(泰达城)项目运作。该项目总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将陆续投资70余亿元。在滨海新区强劲发展势头下,该项目给泰达股份带来良好的收益并无悬念。

  而且,泰达控股旗下的早已有另一家地产类上市公司津滨发展,整合地产资产显然还不能回避津滨发展的存在。

  因此,持反对观点的分析人士认为,泰达股份若按照上述重组方案进行重组,代价未免过于高昂,而且操作的困难性也非常大。

  他们认为,并不排除泰达控股会直接将金融资产注入泰达股份而完成金融控股资产的上市工作,虽然这样完成注入后的泰达股份并非纯粹的金融控股类上市公司,但是金融资产上市的目的业已达到。

  根据以往重组的案例看来,其中不乏大刀阔斧式的资产腾挪,根据目前的迹象,泰达系要完成金融资产上市的目的,需要做的事情显然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

发稿:王小明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