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动的一年。这一年,全国房价普涨,部分城市房价暴涨,“地王”频现;资金异常充足,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达到3.7万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06年增长了40%;市场销售火爆,全年竣工商品住房4.6亿平方米,销售了6.9亿平方米,竣工销售比达到了1:1.4,供求关系严重失调;全年商品住房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7%,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8000亿元,是增速最快的一年……
高涨的市场,不断积累着风险和矛盾,政策调控成为必然。实际上,市场也无法如此延续发展,本身存在自我调整的内在要求。综观房地产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变化,可以判断的是,房地产市场开始转向理性回归,成交量缩减,价格稳中趋降,投资投机退出,应该说,这种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有利。
但进入下半年后,房地产市场又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边缘,消费减弱,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企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长;二是受金融动荡影响,我国股市低迷不振,不但房地产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受阻,逆财富效应也严重影响了居民购房能力的扩张;三是在对世界经济前景担忧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下降,影响购房者的信心,产生观望气氛。
在全球金融动荡不断余波未定的情形下,房地产市场不得不在主动调整中加入被动服从宏观局势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因素。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金九银十”的严重萧条就是证明。从各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史无前例的举措可以看出,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必将会受此影响,在市场波动中,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彰显,将会超越供求关系而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力量。
尽管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仍将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和机遇。但无容置疑的是,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高风险期。作为政府,完善制度才能远离风险,要疏理和改进房地产的金融、税收和土地制度,真正形成保障体系与市场机制相互补充、调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只有解决了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才能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久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作为企业,苦练内功才能主动解危,幻想一个什么政策出台使大家都能出来买房是不现实的。相反,企业需要清醒地认识形势,总结应对市场起伏变化的经验,检讨自身产品的定位和品质,学习企业成本控制的技巧,研究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只有正确判断形势,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维持企业的短期和长远期发展。
·市场长期向好 二三线城市更具潜力 08/12/23
·再调查:郑州思达“蓝堡湾”的危机 08/12/23
·碧桂园:全年销售过160亿元 08/12/23
·建行:200亿支持天津保障性住房建设 08/12/22
·媒体“乌龙”:华远变幸福 狸猫换太子 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