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房企融资的春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2-19 01:03
评论
2009年将是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最好的一年,这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历史上金融创新成绩最显著的一年。
日前在观点新媒体主办的“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8年度论坛”上,当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在演讲台谈及房地产融资变革趋势之时,决策层的会议也“恰巧”传来了相关二套房贷政策放宽的消息,两者的巧合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激烈争辩。
论坛结束后,永安信金融服务机构总裁乔志杰接受了观点网的专访。其明确表示:2009年将是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最好的一年,这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历史上金融创新成绩最显著的一年。
资产结构之困
乔志杰指出,目前中国很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架构不合理,这是他们感觉到缺钱的主要原因。
“他们可能拥有大规模的资产,但是他们缺少让资产变现的能力,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可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而现在的情况是,拥有5亿元现金的企业可能比拥有10亿元资产的企业日子更好过。因为现在可能我可以拿2亿元去买地,然后花3亿元的资金去开发再挣到5亿元的利润。而如果你只拥有十亿元的资产没有现金,这个资产是不会给你产生利润的。”
该观点在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华通资本有限公司合伙人袁浩就指出,去两年内地房企一直热衷于上市,甚至不惜为了上市去借高利息的贷款或者进行大规模的私募。“我必须提出一个忠告,这些企业一定要尽力改善自己的资产结构,借20%、25%高利息债务的上市是不可取的,即使很好的企业都会被拖垮,要尽量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曾经因为拿下“地王”而荣耀一时的房地产企业似乎都已风光不再,退地风波、资金断裂等各种传闻不断缠身,开发还是转让?他们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
“该倒闭的让它倒闭,该退出的退出,该重组的重组,赔钱总比赔命强。”乔志杰认为曾经风光的“地王开发商”实际上已别无选择,怎样活下去才是他们最该思考的问题。
他甚至认为,就国内目前的房地产行业结构:“是应该倒下几家大型的开发商才能对结构有个深层次的调整,这是必须的。”
“但是本论房地产的调整不会导致行业的萎缩,只会调整行业的整体结构。”乔志杰指出。
“内功”是关键
只有真正活下来的企业才能够享受到春天暖暖的阳光。“金融的春天和地产的春天将要来了,但是这种春天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论坛上,嘉宾们对此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随着近日国务院金融30条的出台,中央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支持相关信托基金试点的意向已经表露的非常明显,不论从政策层面还是目前房地产的现状出发,“房地产融资的创新和改革都已经是时候了”。
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在演讲中针对房企的融资创新也提出了发行REITs、放开住房抵押贷款的建议。对此,乔志杰认为:“明年房企的融资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宽松,融资的品种多了,有了各种信托基金,有了REITs,各种针对房地产的金融产品都可能将在投资机构的参与下陆续推行。”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投资机构似乎也开始在寻找与房企合作的机会,一些基金和投资机构已经表达出了未来与房企合作的强烈愿望。
“09年我一定投资中国房地产,但是以什么形式,和什么企业对接则需要具体考虑。”华通资本有限公司合伙人袁浩明确表示。
但房企自身特点成为了各种基金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太平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永庆女士就指出,房企的定位、团队、成长模式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因素。
“房企先把内功练好,否则金融环境再宽松也没有资格从中获利,就像商场里有很好的东西,但你没有钱,什么都是白搭。”乔志杰认为房地产企业的内功尤其重要。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