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崩盘? 蓝光“破产”流言调查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15 01:41

  伴随着蓝光“破产”流言的同时,是成都楼盘都在大甩卖,降幅高达50%多的传闻。似乎蓝光“破产”流言预示着成都开发商在进行最后的谢幕表演。

  10月10日,某论坛社区中,一条“成都本土最大开发商蓝光集团可能面临破产”的消息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0月12日,蓝光集团公开辟谣,在其发表的声明中表示公司资金正常,财务状况良好,并称,1-9月蓝光销售突破35亿,接近去年全年销售总额。

成都

  经观点网多方面的查证,蓝光可能“破产”的流言并不属实,然而“蓝光破产”的流言也引起了业内对成都市场的关注。即便是在成都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救市”的情况之下,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及成交价格仍一路走低,有传言称,成都可能是国内房地产市场最先崩盘的城市。

  “破产”流言

  事实上,关于蓝光“破产”的流言自今年10月初便开始在成都市场流传,而10月10日,某论坛社区中出现的蓝光集团面临“破产”的流言帖子直接将此消息传播到全国,迅速引起各方关注。

  10月12日,蓝光集团通过媒体辟谣,其发表声明表示:当前公司运转正常,财务状况没有问题,秋交会期间,集团参展楼盘成交金额近3亿元,2008年1至9月蓝光集团已累计实现销售突破35亿元。

  就此消息,观点网联系蓝光集团副总裁季斌,然而直至发稿时,其手机都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蓝光营销部门蒋总监则对观点网表示,公司以公开发表的声明为主,暂不就此事接受媒体的采访。

  观点网随即联系了成都业内人士及当地媒体。据成都业内人士文化勇分析,实际上蓝光今年的表现不错,一月份万科在成都第一轮降价后,蓝光也开始降价销售,成为成都本地市场最早降价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蓝光根本不至于破产,其资金链紧张是事实,但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开发商都面临的问题。”文化勇说。

  据文化勇介绍,2007年底,当万科“青年置业计划”在全国拉开降价序幕后,蓝光在两天后即推出“首房计划”的优惠策略。在十月黄金周的这次房交会前,蓝光紧跟万科、恒大推出非常诱人的价格政策,与中海一道成为成都本次秋交会最大的赢家。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蓝光在此次成都秋交会上正式成交为307套,仅次于恒大的324套,位居此次成都秋交会成交套数的第二位。

  “今年蓝光的降价促销总是走在前列,因此其楼盘不管是在市区还是郊区,都能卖起来。其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快速销售,快速回款!”文化勇表示。

  “蓝光的现金流相对来说应该还可以。”文化勇介绍说:“其作为本土第一品牌,且与政府关系较好,其融资相对来说也较容易。”

  据市场消息称,今年8月,蓝光已将富丽碧蔓汀的土地抵押给银行,并在今年10月蓝光又抵押了ST迪康5100万限售股进行融资。同时文化勇也表示蓝光在银行信贷上较其他本土开发商更有优势。

  成都崩盘?

  伴随着蓝光“破产”流言的同时,是成都楼盘都在大甩卖,降幅高达50%多的传闻。似乎蓝光“破产”流言预示着成都开发商在进行最后的谢幕表演。

  观点网随即对此传言进行了相关采访。

  成都商报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成都在降价,但并未到50%的程度,降幅大约在20%左右,个别郊区的楼盘,降幅最大的为30%。四川中原地产研究员高立也对观点网说:“成都的降幅在30%左右,50%有点耸人听闻。目前也没有崩盘的迹象。”

  文化勇则表示,可能个别楼盘打出优惠,降幅较大,但其认为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成都的房价同比表现应该是在上涨的。

  而据戴德梁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成都秋交会上,开发商促销幅度也明显增大。其中一次性付款优惠最高达到了28%(景尚景),按揭优惠最高达到4%。很多楼盘推出了一定数量的特价房源,直接作出较大幅度的优惠或是以一口价的形式直接优惠。大多数参展楼盘给出项目的最大优惠,如中海“兰庭”项目房交会期间一口价仅为4765元/平方米,较正常售价下浮21%;华润凤凰城推出的一口价为5080元/平方米,较正常销售价格也有近25%的下浮等。

  因此,成都市场上的大多开发商选择降价促销市场公认已成为趋势,其中恒大、中海、华润、龙湖、雅居乐、万科、首创及等国内大型房地产公司在成都的销售策略均采取降价的手段。

  降价被成都业内人士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年以来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一路走低,尽管此前成都市出台相关救市政策,但对市场信心影响似乎有限。

  四川中原地产表示,近期成都单周的成交量始终在1000-1500套之间徘徊。9月之后市场反应依然冷淡,观望气氛甚浓。环比8月,成交量甚至还出现了下滑。最少的一周成都市主城区供应面积仅为1.03万方,供应套数120套,成交量受到供应市场的影响在低位游走。

  据其预测,四季度开发商的价格战将愈演愈烈。

发稿:见习编辑 高丽霞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