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时评:降息时代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09 02:07
评论
内需的意义在于老百姓手中有钱消费,而非让老百姓出钱消费。
在中国,存款利率的下调并未有实际意义。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央行此次全面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准备金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重要的是政策指向意义上的。
全面刺激需求的时代又一次到来了。在上世纪最后的十年里我们尝试过那一轮刺激需求的政策导向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其中银行允许按揭贷款买房及放开房地产市场成就了后来中国地产的黄金十年,而高校收费的放开及扩张则导致今日城市中拥挤的找工作的毕业大学生。
几乎所有的刺激需求的效应都在这十年当中得到体现,医疗、教育、住房是三个核心当中的核心。与当初设想的局面不同,通过放开此三个领域的市场,结果导致居民越来越不敢消费,原因是需要储蓄大量的资金用于自身的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及子女就学保障。
同时中国人享受到了那一轮紧缩周期中的好处,例如说大多数中国人今天可以享受到廉价的航空服务,例如大规模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我们今天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再例如大规模的火车提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入本世纪的中国高速发展周期与那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普及不无关系,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当中,中国吸引投资最大的优势也许恰恰在于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完善。
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实质困境是,当境外经济危机可能导致的消费市场萎缩的时候,境内消费该如何刺激?我们是否还要在教育、医疗及住房上再做些什么,还是我们建立一个更为便捷、资金流动效率更高的国内生活用品消费市场?例如说,接下来我们能不能消减各种阻碍市场流通的税费;例如,我们能不能从各个层面来科学地建立一个各种类型的市场信息平台,从而提升市场流通效率;例如,我们能否通过各类保障体系的建立来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仅从房地产市场而言,此三方面均是刺激需求的重要方式。仅仅放松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只会将一个更大的泡沫带给我们。
但为何不从着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入手,2007年住房保障体系被越来越多地提及的时候我们发现2008年机会对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呼声不再。事实上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人口的居住成本的同时肯定将带动消费,同时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
同样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乃至房地产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都将是促进市场流通的重要手段。
今日的中国,最为核心的也许不是当我们外贸遇到困难时如何让老百姓去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买东西,而是如何让老百姓放心地从银行里将钱拿出来消费。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市场资源是优质配置的,当外贸的成本低于内贸的时候,外贸是当然的选择。内需成本高昂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无非两点:其一、市场体制本身阻碍了国内市场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配置,阻碍了商品的流通效率,就目前来讲这不仅仅是基础设施,更大层面来讲是体制的问题;其二,内需的意义在于老百姓手中有钱消费,而非让老百姓出钱消费。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