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三中全会:“新土改”契机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08 17:47
评论
厉以宁谈到,农业承包制未触动城乡二元体制,为此,新一轮改革不仅要解决集体农业林业承包土地的流转问题,而且要解决农民宅基地的置换(即以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城市低保和城市户口)问题,以及和宅基地上房屋的产权界定问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或定农村改革新基调
在发轫于安徽农村的中国改革开放行至30年之际,又一轮农村改革大幕即将开启。将于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9月30日还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胡锦涛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在视察安徽时的讲话为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定下了基调,也透露出可能会有突破性的政策出台。
十七届三中全会或探讨应对金融海啸
香港明报刊载署名“冯其十”的文章称,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给未来中国走向定调。文章指出,上周发布会议召开消息时,通篇都是农村发展改革,但在最末称“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有分析称,这预示全会也将探讨应对世界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观察家预期,此次会议将重申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不动摇,继续推行“三农稳,稳天下”方针,并务实地应对内忧外患,赢取大国崛起的“第二春”。文章称,国庆前一天,胡锦涛在“神七”飞天成功之后,来到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策源地安徽小岗村。此事表明,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不动摇。文章还特别指出,上周发布会议召开消息时,通篇都是农村发展改革,但在最末称“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有分析称,这预示全会也将探讨应对世界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经济如何一保一控,用力如何均衡,资源性产品是否随行就市,如何重构食品安全信心,都将是全会关注议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或酝酿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
经历了黄金周长假的休市之后,沪深股市迎来十月的首个交易日,而就在开市前夜,监管层再度打出一张救市牌——融资融券。该业务的启航对股市的信心作出了铺垫,但是A股止跌回稳的关键还在于管理层后续还能打出哪些救市牌。后续政策,在不少的分析师看来,这一期待或许能在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兑现,业界对于在此次会议上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寄予高度期望。
现在传说中的融资融券利好已获兑现,而极有可能配合融资融券一起推出的“T+0”有可能会成为监管层后续的首选救市牌,这是其一,第二,在一直被市场人士看成是为股指期货铺路的融资融券业务终于被提上议程后,股指期货会否紧随而至,再度引起了市场人士的无限遐想。第三,9月19日出台的三大救市金牌并未解决市场最突出的矛盾——限售股减持的巨大冲击。限售股减持仅起到缓解作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面问题,而通过制度改革化解限售股解禁的抛压是个必要条件。另外,在监管层9月19日打出三大救市金牌之后,有关取消红利税的呼声也渐高。
市场人士认为,减免红利税在降低投资者税负的同时可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不过要取消红利税并不容易,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四大利好刺激猜想都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得到验证。
十七届三中全会可能解决土地承包“永久化”
迄今为止,中国的政策不能提土地私有化,只能提如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制。过去是以续签等方式,解决农民土地承包到期的问题,最后得出妥协方案,叫土地承包“长期化”。据透露,这次会议则力图解决土地承包的“永久化”问题,也就是“永包制”。当农村土地拥有权之争化解后,将有助于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土地的流转将会受到保护和支持。其次是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早前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据透露,此次会议不只是提鼓励,还要放手培育农村合作组织,特别是综合性的合作组织,在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农村合作组织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力军。其三是中共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建设问题。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问题争议了30年,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农村中共基层党组织的变异,以及农村基层政权的涣散。要指出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如果能解决土地承包“永久化”问题,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
土地制度限制农村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毋庸置疑,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乡发展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变,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摆在面前。8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城乡居民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虽然近年来,中央对农业的投入持续加大,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相关的扶持政策也陆续出台,但“三农”问题却仍然困难重重。对于其中的根本原因,参与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成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家泽归结为,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领域再也没有进行过根本性的改革。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农业问题专家陆学艺认为,“农村的体制问题不动,是没有出路的,光出钱是不行的。”他最近发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为什么难》,认为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发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则认为,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土地、户口和金融,而土地制度改革至为关键。土地制度变革虽然不能马上出现很大效益,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农业效率的提高。陈家泽表示,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土地可以对价取得贷款,农村土地就不行;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不能交易,不能形成资产。那么,农民怎么扩大再生产呢?就只能维持现有的小农经济模式。
期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题
新一轮农改是否涉及到“小产权房”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农民宅基地房子并没有产权。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说法,中国农民宅基地房子按照市场价值估计,高估有20万亿元,少估一点也有15-18万亿元,如此巨量的房产没有房产证是不合理的。“宅基地和建设其上的住宅无法流转,无法抵押,直接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
厉以宁谈到,农业承包制未触动城乡二元体制,为此,新一轮改革不仅要解决集体农业林业承包土地的流转问题,而且要解决农民宅基地的置换(即以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城市低保和城市户口)问题,以及和宅基地上房屋的产权界定问题。
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也表示,目前中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跟市场经济完全接轨的土地管理制度,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也表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所酝酿的成员权的利益如何体现仍是还富于民的题中之义。
新一轮农改或借鉴林改经验
专家分析,新一轮农村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期从现在的30年延长到70年等。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分析认为,这一条规定或许就是新农改的突破口。目前,《土地管理法》也由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在紧张修订中。据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魏莉华透露,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密不可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对此认为,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形式变革就是此次农改的题中之义,重点是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使用权,但所有权预期不会发生变化。他建议,通过改革,国家可以给出一个更强烈的保护农民权益的信号,如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宣布农民土地承包权永远不变,承包权可以转让、抵押、继承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认为,按照林改的经验,土地也可以作为农民的财产存在,而不只是生产资料,可以抵押、贷款、转让。“新一轮农改有两条底线不能突破,第一是所有制的底线;第二是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不会突破,必须要经过国家征地这个环节,这是涉及到地方财政的问题。”根据林改经验,于建嵘做出上述判断。“改革开放三十年展开新一轮农改是解决农民问题最好的突破口。”
“土地改革具两大意义,当前是好时机”
哈继铭认为,土地流转改革是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就是对于保护农民的利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是对促进未来城市化的进程。
从第一点来看,中国这段时期土地被征用的不少,但是征用的方式不是通过市场化的竞价机制来执行的,而是常常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农民这三者之间通过一些不是很透明的方式确定的一个价格,这种价格是不能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利益的。将来如果说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有一个市场来进行转让的话,可能这个价格更能够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得他的收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更能够市场化,这个是一方面的意义。另外一个就是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从中国人口结构来看,现在青壮年还是占比比较大的,并且这个比例在上升,但是不可能永远这样。我们估计到了2015年,中国有劳动能力的人占比就会下降,到那个时候,如果说再想进行城市化,它的难度就会更大,因为人老了就很难在城里找到工作。到那个时候即使农村人口有一笔钱,到城里也难以找到工作,难以在城里买房子,因为他没有工作。
但是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现在许多农村人口还是相对比较年轻,他在城里找到工作之后,他是有这个愿望买房子的,但是如果他没有足够的一笔钱来付首付款的话,那也是做不到的。所以现在的这种土地改革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促进农民在城里找到工作之后,买了房子在城里定居,实现城市化。
中金: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预期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至12日召开。历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在于讨论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措施,而非短期宏观调控政策,我们预计本次会议议题将以农村改革为主,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望更为市场化。此外三中全会可能在宏观调控方向上作出进一步阐述,基调更倾向于经济和金融稳定,但不会提出细节措施。三中全会后的政策预期:
货币政策:预计未来12个月内基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将被下调108-162个基点以及54-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被下调400-600个基点;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幅度将放缓至2%~3%,对美元的汇率取决于美元自身走势。
财政政策:预计明年起增值税转型将全面铺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可能被提高至3000-4000元,政府发债大幅增加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货币政策放松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较大效果,因为经济下行时银行面对风险放贷更为谨慎。
东方证券:农业板块有望成为新强势板块
2007年以来,各类商品粮价格都出现了大涨。2008年总供给略高于总需求,但世界库存量仍处低位。粮价很难再回到过去的廉价时代,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到要加大农业投入,给予农民补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惠农政策。目前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在即将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预计政府会坚持一贯地对“三农”给予支持,有进一步扶持、补贴政策推出。节前农业板块已经有资金回补,前期的龙头股隆平高科引领农业板块走强,相关的种业、林业、棉花、饲料等公司都存在着机会。与其他行业相比,通货膨胀与经济减速对农业影响不大,投资农业板块安全性相对更好,主要公司前三季度都实现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农业股的炒作的确拥有新的行业基础,且这一题材尚未兑现,有望成为各路资金关注的焦点,从而使得多头能够以点带面,活跃市场氛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前A股市场在银行股退潮的背景下,要想企稳必须树立新的领涨板块。由于农业股前所未有的题材刺激,从而有望成为各路资金认同的品种,这就赋予农业股成为新领涨板块的动能。更何况农业股在近年来反复活跃,市场群众基础较为扎实,所以有望成为A股市场新强势板块。
申银万国:农地制度变革期待催生投资预期
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但不能买卖。农村土地承包后,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注:主要指“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但流转的前提是: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承包地不得买卖”。
可能的农地制度变革:①延长承包期限,实现农地“公有永佃”;②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化;③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创新。上述农地制度变革,有利于激活农地流转市场,加快土地集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形成农地价值市场化机制,土地资源长期价值将逐步凸现。但农地流转市场价值,本质上由土地未来产生收益水平而定。
基于农地制度变革预期,我们看好具有较多土地(水面)资源者。主要有北大荒(600598)、新农开发(600359)、新赛股份(600540)、獐子岛(002069)、好当家(600467)、绿大地(002200)等。考虑到公司业绩的稳定性和增长预期,我们更看好北大荒(600598)、好当家(600467)、绿大地(002200)。
需要注意的是:农地制度变革的实际情况商未明晰,且短期内这些公司的业绩受农地制度可能的变革影响较小。低价获得海域使用权的海洋养殖类公司——獐子岛(002069)、好当家(600467)等在享受海域资源增值的同时,也面临到期海域使用费上涨的可能。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