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地产救市还是不救?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10-06 00:39
评论
“如果政府人为阻止房地产价格的下跌,那么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吴晓灵警告说。
有迹象显示,作为中国房地产最为标志性的销售季节,9月及10月房地产销售指标可能成为中央政府是否出台政策刺激住房消费的重要依据。
此前,多家境外媒体及境外投行认为中央政府将放松货币政策以刺激房地产消费。
救市意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销声匿迹十年之久的秃鹫基金日前又一次在香港金融市场的上空盘旋,其目标是香港上市的中资地产公司发行的美元债券。
报道称:虽然亚洲银行的表现好于身陷信贷危机的美国同行,但亚洲一些(以住宅开发为重点业务的)房地产公司发行的债券却处境不佳。合生创展、绿城中国和世茂集团等中资地产开发公司2005年和2006年发行的一批长期美元债券,价格已经跌到面值的50%或40%。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通货膨胀率刚刚显示出见顶回落的迹象后,中国央行继前期连续加息之后下调了利率,以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中国政府未来数月内料将出台更多的财政刺激政策,以确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能以8%-9%的速度增长。
而秃鹫基金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瞄准该批中资地产公司的美元债券的。他们似乎坚信2009年中国政府定将刺激经济增长,扭转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总部位于亚洲的对冲基金和私人资本运营集团已开始在业绩发布季节到来前买进少量中资地产公司的美元债券。
尽管多数投资者依然看空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行业,几乎所有的境外媒体及投行均认为,8月份发改委的数据可能是中央政府进行下一步政策调整的依据,发改委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较上月下跌0.1个百分点。境外媒体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进入下滑区间,因而9月及10月份的相关数据可能成为中央政府调整政策的参考依据。
刺激消费的利弊
认为中央政府将调整房地产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面临更多的困境。政府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继而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
在外部消费收到影响的时候,刺激内需似乎是中央政府重要的手段之一。而过往经验证明房地产消费是中国刺激中国内需重要手段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央政府在处理亚洲金融危机时发布的一项重要政策便是放开房地产市场,刺激内部需求,并通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大多数境外投资者及媒体认为中央政府可能放松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原因之一。
但并非所有人认为当前中央政府应该放松政策以刺激房地产行业发展。央行前副行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吴晓灵近期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风险,地方政府不应人为阻止房价下跌。
吴晓灵做此番表示的原因在于其认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恰恰是因为美国政府刺激房地产消费造成的,当前中央政府如果阻止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刺激房地产市场消费的话,有可能造成与美国次贷危机同样的问题。
“如果政府人为阻止房地产价格的下跌,那么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吴晓灵警告说。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