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融创私募暂未受雷曼破产波及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9-18 00:55

  雷曼在中国最大一笔投资短期未受影响,前景难以预期

  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亦令其子公司在中国最大一笔投资的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9月17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融创)一位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此事暂时不会对融创的私募项目造成影响,但不能排除未来变数。

  2007年12月,国内地产商融创获得雷曼下属子公司雷曼亚洲公司(下称雷曼亚洲)上亿美元私募贷款,双方未对外透露具体数额及合作形式,不过据信这是雷曼亚洲近年内在中国的最大一单投资。

  上述融创高层人士称,目前,融创还未与雷曼亚洲就双方项目可能受到的影响正式沟通。不过,根据雷曼公告内容,宣布破产的只是雷曼母公司,其子公司仍在正常运营,融创的私募项目亦未在母公司破产案范畴内,因此短期内不存在由第三方债权人接管其子公司投资项目的问题。但是,也并不排除雷曼破产可能令这一私募项目在未来受到一定影响,“目前一切都不好预期”。

  据《财经》记者了解,融创曾在2007年有过在今年内赴香港上市的打算,计划融资4亿至5亿美元。但因市场突变,这一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上述融创高层人士亦对《财经》记者否认了近期重新启动上市计划的说法,他表示,“融创在短期内不会上市”。

  融创是原顺驰董事长孙宏斌创办的又一家地产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融创在天津、北京及重庆等五个城市拥有九个地产项目,共有约4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在2006年,孙宏斌决定出让顺驰股权之前,便对旗下的地产项目做出了调整。业内人士一般认为,孙宏斌将债务较少及比较优良的项目,“装”入融创,作为日后重振其“地产王国”的资本。

  一家投行的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即使雷曼亚洲不会因雷曼破产受到重大影响——例如其投资被第三方债权人收购,雷曼亚洲对融创投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2005年后,多家外资投行以私募方式向内地房地产公司借贷,以助其迅速扩大规模,上市融资。然后,投行一般再以债转股的方式退出,以套取数倍于投资的高额收益。但是,因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遭遇“严冬”,一些未能及时抽身的投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8年4月,恒大地产上市折戟,便令美林等投行遭遇了无法按预期收回投资的窘境。而地产开发商处于危机中的资金链,更令深陷其中的投行不得不继续以私募的形式追加融资。如今,即使恒大能够上市,也将面临融资的大幅缩水。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雷曼亚洲向融创提供私募时,地产业已进入调整阶段,美国次贷危机也已爆发,当时对一家地产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

  截至发稿时,《财经》记者未能联系到雷曼亚洲相关人士。据《财经》记者了解,雷曼亚洲证券和期货公司业务已暂停,雷曼下属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也将被出售。

  除对融创的投资外,雷曼今年5月还通过子公司出资约1.5亿美元与中铁二局共同在成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

  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雷曼亚洲并不在雷曼破产案范畴内,其在中国的投资短时间内还不会受到直接影响。即使未来雷曼为清偿债务,出售其子公司业务,收购者也要执行投资合同约定的内容。届时,雷曼在中国投资的变数,要视合同对更换投资人权益的约定来确定。

发稿:张映光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