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布斯·伍兹:放逐的的异端建筑师

  这一构想在他1993年因受波黑战争的刺激而创作的一系列图稿中得到了极端体现。受科幻连环画的启发,这些手稿中遍布着扭曲的电缆线、崩溃的建筑物以及飞溅的钢筋碎片。这些草图似乎是对现代主义者对于未来乌托邦世界的信仰的一次嘲弄。它们黑暗忧郁的气氛暗示了一个处于无穷尽生存挣扎中的世界。

  但在上个千禧年快结束之际事情开始发生改变。高端建筑突然间变成了价格不菲的商品。像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Libeskind)和雷姆·库哈斯(RemKoolhaas)这些原本被认为是象牙塔内的建筑师,突然积极投身于文化精英机构、主流开发商和财团委托的商业建筑项目之中。

  伍兹先生身材高大魁梧,时不时喜欢抽上一支雪茄。他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这种新现实的鄙夷。“如今的大型公司都自命为全人类的赞助人,”最近他在总结时局时这样对我说道。“现在连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都在大打生态保护广告。建筑业也是其中一部分。生意而已。”

  他论证中的要点很难反驳:建筑业总是需要一个完全超脱自我审查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并不存在于建筑师与客户时常充满争执的交易中。例如,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还记得1997年发生在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身上的事情,当时他正竞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一个大型扩建项目。由于故意忽视了博物馆的内部权力斗争,在设计方案中他轻率地强调了博物馆的社团议程。结果,一位狂怒的董事立刻让他出局。

  随着大批建筑物开始以成熟的市场形态出现,这种设计中能消除任何威胁性因素的压力在近些年有增无减。曾经将自己定义为反叛者的建筑师如今开始为超级富豪们设计奢华的住宅大楼。

  然而,受到这一潮流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年轻一代建筑师。由于成长于一个工作机会不可拒绝的时代,这些建筑师常常渴望能不顾一切地进行建筑设计。他们对电脑软件的熟练运用也使得他们能轻易地批量创作出诱人的但不能揭示社会真相的设计方案。

  正如伍兹先生所说的:“随着自由民主政治和放任政策资本主义(laissez-fairecapitalism)的成功,对话逐渐结束。每个人都想建造大楼,这令留给某一类型建筑的空间越来越小。”

  在业界同仁继续承接更大的利润更丰厚的商业项目的同时,伍兹先生的作品也变得越来越抽象。1999年,他开始了一项系列设计工作,该系列中采用断裂平面,旨在反映在地震中发生的断层现象。“我的观念是造成大灾难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类。这些建筑透视图意在表达一种思考正常地质事件的新方法。”

  著名建筑师史蒂文·霍尔(StevenHoll)是他的一位好友,去年聘请伍兹为中国成都的一个大型项目(来福士广场)设计一个亭子。这是一个高耸的由十字交叉的桥梁和坡道组成的建筑结构,该项目是与伍兹先生建筑构想最接近的一次具体实现:一个密集的皮拉内西式(Piranesian,18世纪意大利建筑师、艺术家)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爬到顶端俯视新中国的都市扩张景象。

  “我对生活在一个幻想世界中不感兴趣。”伍兹先生这样告诉我,“我所有的作品其实都试图再现种种真实的建筑空间。我感兴趣的是,假如我们摆脱了常规的束缚,我们的世界将呈现出什么景象。或许我能展示我们在另一套不同规则生存下将会发生什么。”

  ABBS独家编译据《纽约时报》转载请注明

  他论证中的要点很难反驳:建筑业总是需要一个完全超脱自我审查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并不存在于建筑师与客户时常充满争执的交易中。

  这些年来利布斯·伍兹(LebbeusWoods)都过得很寂寞。 

相关文章

·利布斯·伍兹:放逐的的异端建筑师 08/09/17

·观念:“我是建筑师,我不是政客” 08/09/16

·高迪的房子 08/09/15

·迪拜的未来 08/09/15

·建筑学院士与易学家之间的对话 08/09/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