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二三线城市是地产商过冬之道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8-19 18:02

  8月份虽然是盛夏,但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过冬论”声音此起彼伏。连互联网枭雄马云也大呼这是二战以来最冷的经济冬天,着实引起了工商界的不少共鸣。与此同时,地产行业传来的,也是令人不愉快的消息居多。由于近期楼市的不佳表现及市场信心的缺乏,未来房市的走向,着实耐人寻味。

  笔者一直以为,房地产市场显然已经不再是前几年的一路大牛市,进入的是分化和调整阶段。不过,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一样,研判不同地区的房价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来看待。

  目前房价回落明显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一线城市,也就是前几年房价高速增长的地区。而统计数据显示,大量的二三线城市由于房价上涨启动较晚、涨幅有限,现在的房价仍在徘徊,部分还是持续上升。每个地区的房地产基本面,是由当地的城市化进程决定。这也是判断一地房价中长期走势的重要依据。由于二三线城市的地价水平较低,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较晚,城市化需求的缺口比一线城市更加明显,因此在多数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走势更多地还是由供需两方的长期均衡价格来决定,其长期的趋势还是比较清晰。

  这边有个现成的例子很有说服力。截止8月初,碧桂园2008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10个全新项目的成功开盘,在市场上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仔细分析碧桂园具体的项目情况,除了沈阳市场三个项目都获得热销以外,今年二季度至今,碧桂园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多个项目陆续开盘。其中,湖北区域武汉碧桂园、咸宁碧桂园、随州碧桂园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相继发售。碧桂园"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运营开发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成功复制。

  实事求是来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两三年来价格涨幅客观,虽然目前略有回调,但是实际的市场承接力度,显然不能乐观。再加上这些城市,都是地产大鳄林立,为了项目成功出尽法宝,激烈竞争之余,往往是热闹有余,实惠不足。有时候敲锣打鼓大动干戈卖一个楼盘下来,除去成本和财务费用,盈利其实很有限。相比之下,在二三线城市,碧桂园这种级别的开发商,就能充分发挥以前的积累,纵横捭阖,很容易将品牌势能在当地兑现为持续的盈利。

  事实上,碧桂园还有一步棋走得不错,那就是在二线城市投资兴建五星级酒店,这既符合碧桂园在招股说明书上的战略发展模式,又能够更好地获得当地市场的认同。高档酒店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在二、三线城市投资高档酒店符合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目标,对于提升酒店旁边的项目品质也大有好处。

  二三线城市的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更愿意为房企营造较宽松的市场环境,此外,国家所规定的“限房价、限地价”等政策暂未在二三线城市贯彻。二三线城市的楼市受宏调的影响比较小,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谁现在先在这边布局落子,谁在这个冬天能够储备粮草的机会就更大,在未来回暖时候一马当先跑出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很多。

  无论如何,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当年“谁都能赚钱”的时代进入一个急剧动荡的阵痛期。要度过这个寒冬,开发商不仅要“身体好”“基础好”,也要在运营战略上有选择,寻找到最容易获得利润的领域。目前来看,在一线城市偏冷僵持的时候,深耕二三线城市者,往往可能有更好的回报,更大的潜力。

发稿:陆新之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