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中国金融和三只小猪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7-13 16:56

  对抗热钱,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商务部、人行、海关的联手动作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金融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联手,更是联网。

  三只小猪,各自筑房,就被老狼各个攻破;而联手抗敌,凶恶的老狼就变成了一锅汤。

  正是因为深谙此理,以1936年罗斯福总统注意到热钱影响为肇始,美国海关和商务部从“纸”办公时代,就开始构建监管的信息共享网络。当前中国面对的热钱,超过史上所有新兴经济体曾经历的规模,商务部、外管局和海关稍早宣布联手从源头治理,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维护中国金融安全,需要的不仅是联手,更是联网。中国亟需构建自己的“金融信息共享网络”。

  2008年,中国人体会着“通货膨胀”的切肤之痛,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会留意,1-5月顺差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却在不断增加,这显然来自非经常项目的净外汇流入中隐藏着的,就是通胀的主力推手之一:人们俗称的热钱。

  为对冲“热钱”,人行要印刷更多的人民币,加剧通胀;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金融危机。就像曾经在墨西哥、泰国、韩国和俄国发生过的一样,无论是见好就收,还是大事不妙,快速撤离的热钱都重创该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

  据官方媒体的报导,中国1-5月外汇储备增长20%,但有第三方分析机构推测实际增速可能是去年的两倍。

  研究机构Stone-McCarthy在北京的分析师LoganWright解释称,中国官方数据排除了外汇储备转向国家投资公司和人行要求银行用外汇作为准备金的部分,1-5月外汇储备增量中,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只能解释30%,保守估计1700亿美元左右热钱流入中国,超过了史上所有新兴经济体曾经历的规模。

  热钱如狼,但打击热钱,中国政府难免投鼠忌器。

  首先,严格控制外商投资和贸易,恐怕影响本已受挫的真实贸易;中国显然也不希望热钱转入地下钱庄。中国通胀率也已超过实际利率,建议动用利率工具的声浪此起彼伏,但央行迟迟没有动作,担心更多热钱追逐利差而来当是原因之一。而人民币今年明显加速升值意在对抗通胀效果也不理想甚至有些事与愿违,外储明显增加就是佐证。但经16次提升准备金,提高准备金的办法恐难以为继,否则难免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李意欣是捷信公关公司的执行董事,作为最早一批供职于海外公关公司的中国人,90年代初曾受雇于ketchum-newscan的他参与了中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先期公关,从而得以在中美对比中了解到监控的相关疏漏。

  “中国海关、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的数据是割裂的,商务部要把数据送到海关,然後再输入海关的系统……中国政府从没有要求在经常项目下的这些协力公司和银行在指定银行进行报备,也没有对三部委的信息实现联网共享”。

  李意欣建议中国政府,把空海运的单证编号和承兑银行联合成一个监管数据。

  当中国热钱之战进行正酣,美国一则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经济波诡云谲,金融机构纷纷提高购买翻新轮胎的客户的利率,逻辑是轮胎都省钱,支付风险一定高,这引起了很大争议,但也揭开了强大的、甚至细化到所购轮胎类别的的金融机构信息共享网络的一角,这也成为美国金融风险防范的保护网。

  在美国社会生活中,金融信息共享网络如同一张视而不见,但无时不在的大网。次贷中折戟的炒房客,和中国同行最大的不同就是,没人能够从若干家银行骗贷,购买数十套房产,屏障就是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共享的“信用评级”和相关信息。

  稍早我曾撰文谈及美国国税局如果地让3亿美国人兢兢业业地报税,秘密就是背後强大的数据库和模型分析,有效地把“抽查”引向最有可能造假者的身上,杀一儆百。

  中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曾经享此殊荣的美国如何面对热钱的呢?

  1936年,当罗斯福总统注意到热钱对美国经济可能的影响,美国金融史上就有了第一份热钱的数据报告,并成为以季度为周期的例行数据。

  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2007年10月发布了其专设的首席信息官员有关几部委最新信息共享平台的报告和展望,这个简称ACE/ITDS(信息共享网络自动化商业环境/国际贸易信息系统)不但合并所有协力部委的既有相关信息系统,并且2011年所有的出口和进口都可以通过这个相关监管部门共享的系统实现报告电子化。而这只是美国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的局部。

  对于热钱对中国到底威胁几何,坊间仍有不同的声音。

  美联储明尼苏达州(FederalReserveBankofMinneapolis)有关热钱的研究报告提到,用1970年到1995年对20个国家的102次金融危机的调查而构件的模型做出结论:中等收入国家是最可能的资金羊群效应-即热钱的受害者,因为最富有的国家已经发展了相应的机构和应急处理机制,投资者不担心支付危机和稳定的资金流。而危机的发生,在基础因素之上,有很大的随机性。

  1997年金融风暴,一个大家不应该忽略的背景是,美国经济渐渐复苏,转入加息周期,从而吸引资金回流美国。而目前纵容美元贬值的美国事实上正在疗伤,中国对热钱应该引起充分的关注。

  1998年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教授lawrenceH.Summers在“热钱”的一篇演讲中发言中说,“非常重要,并且应该永远铭记的是,金融危好的处理机制是避免金融危机发生。”

  对抗热钱,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商务部、人行、海关的联手动作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金融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联手,更是联网。(完)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任路透社北京记者站中文组组长,现旅居美国旧金山。

发稿:赵岩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