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重负?央企剥离旗下地产企业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7-08 22:50

  除了需要受让方具有不错的实力外,还要求受让方必须承担并解决职工安置此类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热情。

  根据产权交易所资料显示,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央企频频借道产权交易所,挂牌旗下房地产企业的股权。

  事实上,伴随着当前央企整合步伐的加快以及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更多的央企选择了将下属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挂牌出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有:中国华润总公司挂牌转让所持重庆置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0%的全部股权;北京华瑞无线通信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北京通信服务公司、北京电信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电信实业集团转让所持北京市电信房地产股权以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挂牌转让85%产权的中国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产交所

产交所

  资料显示,中国华润总公司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重庆置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0%股权,要价5700万元;4家股东转让北京市电信房地产98.36%股权,价格14090.77万元;中国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85%的股权挂牌价格997.95万元。

  从挂牌价格方面来看,以北京市电信房地产为最高。北京市电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北京电信实业集团公司 ( 隶属中国网通集团 ) 、北京通信服务公司 ( 隶属中国移动集团 ) 等五家国有法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前身为北京市电信管理局1993 年全额投资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在国资重组的大潮中,国务院国资委也在整合自身控制的庞大国有资产。

  位列第二的是中国华润总公司5700万元挂牌转让股权的重庆置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置尚是一家中型的国有参股企业,在成渝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中国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则是发改委研究院持有的85%产权的中等规模国有独资公司。相对上述两家房地产企业,发改委研究院的要价也比较低,85%的股权挂牌价格仅997.95万元。

  分析对比3家企业的状况以及规模可以发现,挂牌拍卖的价格尚属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可见央企或相关部委对于处理下属房地产企业股权的谨慎态度。

  事实上,截至6月底,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房地产项目一共有30多个,仅6月份刚刚挂牌的就有8个。从不断传出的退地、流拍、资金链紧绷、房价走低以及炒房者破产的消息看,中国的地产行业,正在扭扭捏捏地走向下行通道。在目前的形势下,地产界的“大腕们”为了存活下来,都已经开始鼓吹学习地震中被埋36天奇迹存活下来的“猪坚强”,更不要说是实力更加弱小中小地产企业。这反映了地产企业面临的困境:生存还是毁灭?

  现实的情况可能是,一方面,政策高压以及环境的改变,使得许多房地产企业进入寒冬。但另一方面,正如同人们很难相信我国的银行会在危机面前会破产一样,人们也很难相信,那些大型的、标杆式的地产企业,会在宏观调控之中倒下。

  当然,央企或相关部委所属的房地产公司性质有些不一样。虽然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如果大树已经不堪重负,那么经过有选择性的修剪来摒弃一些枯枝败叶也是理所当然的。而央企的资产剥离、重组、整体上市等,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关注的话题。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这些能够获得大量现金、并能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地产企业,央企是否愿意剥离、如何剥离,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如何给这些企业另找东家,也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此次挂牌的数家央企除挂牌价格外,受让条件也是一个吸引人们关注的问题。

  在产权交易所的资料显示,央企挂牌的房地产企业的受让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受让方应为依法设立并存续三年以上、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法人;
  2、注册资金和净资产均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3、安置标的企业现有全部职工,签订不短于3年的劳动合同;
  4、承诺按法律有关规定,标的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由改制后企业继续承担。

  可以看出,在各项经济指标之外,“额外”要求体现在普遍提出了要求安置职工这种高难度条件。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央企或相关部委在出售旗下资产时,常常对待售资产中所存在的部分风险进行主动提示。

  “尽管如此,这些项目在挂牌之后,对此感兴趣的企业和机构却并不多,”有关产权交易所专家表示“因为除了需要受让方具有不错的实力外,都要求受让方必须承担并解决职工安置此类难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热情。”

发稿:徐耀辉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