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造势 龙湖IPO7月成行?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7-03 18:25

  在如今市场相对低迷、市况不明确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中资地产股持有怀疑观望态度,而房企为避免资产贱卖,延期上市是相对合理的。

  与恒大、建业等大张旗鼓的宣扬上市不同的是,重庆龙湖IPO之路一开始就选择了低调。外界第一次得知龙湖即将上市的消息,还是一年前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口中。

  虽然“低调,低调,再低调”成为了龙湖地产内部目前最流行的口头禅,但是在低调的同时,龙湖人却一直没有放弃倾全力、全方位的为IPO做准备。尽管今年5月,龙湖地产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可随时招股上市。但在国内宏观调控与行业的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龙湖人的IPO准备时间特别长,上市时间表也不得不一改再改。

  龙湖地产于1995年成立于重庆,由“重庆女地王”吴亚军执掌,一直专注发展当地的市场,2006年才正式拓展重庆以外的房地产。如今,龙湖的土地储备已遍布上海、北京、重庆、成都、天津和西安等地,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成都是龙湖走出重庆后进入的第一个城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龙湖地产在成都的土地储备面积和在售项目个数,已和成都本土一流开发商不相上下。实力的壮大,让龙湖自然而然地逐渐走向资本市场,并开始启动了IPO计划。

  不过,龙湖人的IPO梦想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还是在2004年,龙湖与香港置地集团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大竹林国际时尚生活中心,共同打造打造高品质楼盘。通过合作,龙湖地产从香港置地得到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和管理上的帮助,同时香港置地也带给了龙湖对资本运作及上市了的第一份宝贵经验,自此,龙湖地产就像被醍醐灌顶,迥然不同。

  2005年,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龙湖地产发行的“龙湖·西城天街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3亿元。此信托产品是中国银监会212号文发布后第一个通过政府审批的房地产信托项目,是重庆历史上第一单股权投资信托产品,也是重庆金融史上目标募集资金金额最大的房地产信托项目。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龙湖走上跨区域发展道路,积累了成功的资本运作经验,融资渠道也进一步丰富起来。

  到了2007年,龙湖联手荷兰ING房地产投资基金以9.3亿元高价竞得成都一幅113亩的地块,同时他们还联合参与了北京昌平区北一幅土地的投标。龙湖地产也是在此时开始尝试用土地换取资金。

  资料显示,从2006年1月起到2007年7月,龙湖地产以及其关联公司先后12次抵押土地。仅仅在2007年5月,龙湖地产系先后将北部新区高新园大竹林组团标准分区6-7、6-19、6-20号地块、北部新区高新园大竹林组团O标准分区6-12号地块、南岸区弹子石街道求新村等地块抵押给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渝北支行、农业银行龙湖地产支行。事实上,龙湖目前已有足够未来3-5年发展的土地储备,这些土地将是龙湖上市的重要砝码。

  根据报表,龙湖去年完成的销售收入约为90亿元左右,而今年预计项目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据报道,2008年上半年龙湖地产在重庆地区的销售额突破20亿元大关,占据了重庆房地产市场将近的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约50%,超越第二名50%以上。据介绍,这20亿的销售主要由江与城、睿城、郦江、悠山郡、春森彼岸5大项目的销售所得构成。

  业内人士指出,龙湖近年推出的产品几乎都是面向高端,但楼市的低迷对这种产品的实际影响比中低端产品大得多,一旦销售不畅,所造成的资金压力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担的,这也将影响后期的上市计划。此次降价销售,一度让外界猜测龙湖的资金问题是否已经极为严重。

  事实上,曾任职华润置地CFO和美林证券副总裁的财务总监林钜昌加盟龙湖后,其主要工作就是确保龙湖全国扩张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而龙湖一负责人则称,龙湖今年发力意在乘“拐点”之机抢占各地区优质资源,为成为各区域的“龙头”储力,并非为资金所困。

  在6月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超过20亿的销售额无疑为龙湖的IPO天平上加了一块分量沉重的砝码。

  但目前市况不稳,龙湖上市的时间被迫不断延后。由最初的“去年年内上市”,变成了“有望在今年年初登陆港股”,如今又变成“最快今年三季度登场”。以目前形势来看,三季度能否成功登陆港股尚未可知。分析人士认为,在如今市场相对低迷、市况不明确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中资地产股持有怀疑观望态度,而房企为避免资产贱卖,延期上市是相对合理的。

  “心中有数何必在乎一时得失。”龙湖某高管这样说道。

发稿:徐耀辉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