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输送链?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之疑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6-29 20:02
评论
万科计提和预提股权激励基金多集中在配股前后,万科在使用股权激励基金的问题上似有利益输送嫌疑。
6月25日,新湖中宝董事会通过该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从年初中粮地产推出了高管激励计划到万科利用股权激励基金回购万科股票,再到6月25日新湖中宝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07年到2008年的A股市场潮起潮落中,怀疑地产上市公司高管利用股权激励在市场上炒作并获得利益的现象开始开始引起关注。
中粮争议
2月15日,中粮地产公告停牌,研究注入资产等事项。在宁高宁整合中粮地产的过程当中,此次资产注入原本在预料当中,然而,引起争议的则是此前中粮地产先行推出了高管激励计划。
2007年12月18日,中粮地产突然宣布停牌,12月19日晚间,中粮地产发布公告,该公司首份股权激励计划及考核办法经董事会通过,将向高管团队以及核心骨干授予308.64万份股票期权。
这是继万科、中远地产之后,又一家明确提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地产上市公司。
中粮设计的激励方案为:在满足授予条件时,公司将无偿授予部分高管308.64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可行权日起五年的行权有效期内,在满足一定业绩条件下,以约定的行权价格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
具体为:在该计划实施前一年业绩需要达到两个条件:条件一是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且不低于近3年平均水平或同行业平均水平,条件二是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或超过10%且不低于近3年平均水平或同行业平均水平。
中粮地产股权激励方案随后获得证监会通过,这被认为是2008年证监会股权激励开闸的信号。截至2月5日,董事会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80家左右。
在由中粮地产引出的第二批采用期权激励制度的一系列公司当中普遍出现股价下跌的情况。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数2007年底退出激励期权价格处在高位,而市场认为退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价很难在2008年达到2007年的水平。
房地产上市公司尤其如此,受市场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资本市场普遍不看好2008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及业绩增长。因而对于管理层能否达到期权激励当中对利润及业绩的相关要求,投资者反应冷淡。
然而,中粮地产似乎是个例外,原因之一中粮集团着力整合的地产资产进入“中粮地产”这个上市平台。一旦中粮地产的相关重组获得批准,那么中粮地产在2008年业绩出现大幅提升是显然的事情。
2月15日,中粮地产中粮地产公告停牌,研究注入资产等事项。有市场人士指出,中粮地产激励先行做法与公司高管在重大利好公布前买进股票并无实质差异。
万科股权激励基金
2008年第二个因为股权激励制度而被关注的是万科。就在王石“捐款门”向股东及网民道歉的同时,万科宣布运用其股权激励基金对万科的股票进行回购。
6月3日,万科公告实施第三期股权激励,向激励对象第三次补充计提和预提激励基金共10亿元,由深圳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入万科股票。
至此,万科2006-2008年股权激励计划已接近完成,有消息称,如果万科高层行使该权利,董事长王石身家达到约1.92亿元,而总经理郁亮则达1.34亿元。
然而,万科此次充计提和预提激励基金所冒风险却极大。在万科股权激励计划中,要求万科2008年的股票价格必须比2007年的高。如果2008年的股票价格较2007年低的话,管理层的股票期权可以顺延一年,2009年,万科的股票价格依然未能高于2007年的水平,那可管理层的期权将作废。
2007年万科A股全年复权均价约为22元。截止上周末,万科股票价格却已经从2007年最高位的40元跌落到9元的水平。尽管其中万科有过增发及配股,但市场人士认为,2008年万科A股复权均价约要高于22元有一定的难度。
事实上,万科股权激励基金的使用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由于此前万科A的价格一直处于上市趋势,因而,万科计提和预提股权激励基金多集中在配股前后,万科在使用股权激励基金的问题上似有利益输送嫌疑。事实上,在万科前两次使用股权激励基金回购股票后,万科股票均出现大涨。唯有此次例外。
就在万科股权激励基金使用遇挫之时,6月25日,新湖中宝期权股权激励计划通过。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