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资金链恶化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6-12 21:04

  当市场还在为房价涨跌争论不休时,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收紧房地产开发贷款。有专家提醒,中国楼市将在未来两年内面临有价无市的“滞胀”困境,与以往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的“寒冬”不同,此次房地产市场将随着中国经济周期步入拐点而面临大“洗牌”。

  “如果房地产业衰退了,那么更早衰退的必将是银行金融系统,所以无论市场怎样,银行都不会抛弃房企。”曾有房地产业内人士对房地产业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做出武断评价。

  但2008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从紧的货币政策让房地产业一时间成为银行“弃儿”。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从新审视之前为房企所做的一切,他们普遍担心房地产市场回落之后会导致自己利益受损从而引发金融风险,由于销售不力、大量囤地而导致资金不能迅速回笼,部分房企已不再是银行眼中最优良的客户,而房企企图通过贷款来缓解自身流动资金压力的做法也被彻底否决。

  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高级分析师温彬认为,楼市将步入“滞胀”时期。作为一个趋势性改变,银行业必须要高度警惕房地产市场步入下行通道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根据中国银行针对1998年至今的数据分析,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将相应上升2.4%,其中房地产不良率的“贡献度”最大。

  “凡是商业银行出现系统风险都源于房地产。”一位银行分析师介绍称,一些房企因为市场原因难免会率先被市场所淘汰,而之前巨大的不良资产一时间全部化为呆账死帐。这些房企的淘汰对房地产市场秩序影响不会太大,但接踵而来的资不抵债情况将会给中国的银行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方面,银行回收资产可流通性相对较弱,无论土地或者房产在观望气氛如此浓厚的市场环境下几乎没有变成现金流的可能;另外无法实现现金流通也将反作用于房地产市场,带来更低迷的市场预期形成恶性循环。

  该银行分析师同时认为,房企应提升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有效地使用发行债券、引进项目合作伙伴等方式来扩大流动资金来源,有效的杜绝“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窘境。

  同时,个人房贷引发金融系统风险同样不能小视,在历次房地产市场调控中,银行往往更注意去限制开发商贷款,而对个人按揭贷款仍然看好。一些商业银行业务人员说,基本上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达成共识,银行个人按揭贷款风险较低,所以就出现光压开发商贷款,不动个人按揭贷款的情况。

  但实际情况是,个人按揭贷款风险问题也同样突出。近年来,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的形势下,一些金融机构简单解读市场信号,纷纷降低贷款标准,贷款质量大幅下降。随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这些由于非审慎借款而造成的巨大风险暴露无遗。

  中国不能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于当前个人贷款按揭存在的问题表示担忧。他曾多次要求商业银行务必“确保每一笔按揭贷款的真实性”。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标准给银行带来的重创教训深刻。他说,经济上行周期中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弱化。

  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国有控股银行,个人按揭房贷金融风险更容易出现在一些股份制银行身上,因为此类银行吸存能力弱、营业网点少,加上本身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贷款增速一旦加快,就容易出现资金短缺,所以此类银行更应注意回避金融风险。

  该分析人士对规避个人房贷金融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由于银根紧缩,银行若将以前享受下浮利率的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并对中小企业实行上浮利率,或大有助于银行利润的增长,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中小贷款业务给银行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发稿:郑昊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