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变局 房企上演西部突围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6-09 17:59
评论
大概没有人会想到,遭受8级强震的西部房地产市场,在另一个战场宣告了突围的开始。近日有香港媒体报道,龙湖地产已经通过上市聆讯,将于今年三季度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
“5·12”汶川大地震后,业界就一直在谈论,龙湖这家以成渝为主战场的房企可能面临的重重压力。他们的依据是,在都江堰,这个严重受灾的区域,去年龙湖通过协议和公开竞拍先后取得土地6000余亩,是当地最大“地主”之一,也是片区市场信心的风向标。
龙湖突围
5月26日,河南建业(0832.HK)在香港公开招股,成为今年第一家成功登陆香港股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细心的香港媒体发现,此时龙湖掌门人吴亚军正同河南建业掌门人胡葆森一起,在港了解投资人想法。除与河南建业有同一个保荐人摩根士丹利之外,花旗银行是龙湖在港融资的另一保荐人。3天后,有消息称龙湖已成功在港通过上市聆讯。
据了解,在3月底的那股“内地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搁浅潮”中,向来低调的龙湖也放缓了自己的步伐。彼时宏观调控威力初显,市场信心不足,房企更需要强烈的市场业绩刺激投资者信心。此后龙湖两次发动代号为“春雷行动”的三地(重庆、成都、北京)联动促销行动,四五两个月,销售超过22亿元,为实现在去年百亿销售额基础上大幅增长的业绩承诺打下基础。
即使如此,香港的资本市场仍对内地房地产市场存有戒心。一位香港证券行的分析师向记者透露,由于内地楼市仍处于持续宏观调控期,加上地震带来的影响,内地房地产企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市场因素,龙湖的正式招股计划最快也会在第三季度才推出。龙湖重庆分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龙湖已经做好了一切上市准备工作,将观察市场状况决定上市时机。
据悉,为刺激市场信心,以做“多”为核心的龙湖夏季营销策略也即将浮出水面。龙湖地产新闻发言人顾伟认为,好东西并不愁卖,“市场观望气氛愈浓,吃掉的小虾越多”。
“不确定”市场急需强心针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震后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将导致进入西部市场的开发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此时急需来自资本市场的强心针。
据记者了解,“5·12”汶川大地震之后,都江堰的一片残垣断瓦曾让该片区开发商揪心不已。成都本地一开发商的负责人说,他们5月20日曾召集公司高层在都江堰开了临时碰头会,就项目是去是留展开了激烈谈论。“考虑到成本的增加和市场观望的加剧,大家在去留问题上,到现在都达不成共识。”据他透露,一家本地小型房企已经因为无法承受资金压力,欲将其在都江堰的8亩土地“割肉”。
有人欲舍地远去,有人却不改初衷。龙湖地产成都公司总经理樊琦强调:“对龙湖而言,受影响的只是时间表,而不是项目本身。”她表示,龙湖正在积极应对灾后计划,在都江堰的两大项目都不会改变投资方案。为显示信心,龙湖还将在都江堰市蒲阳镇参与1万平方米过渡房的建设。
去年8月,龙湖地产与都江堰方面签订合约,在该市蒲阳镇花溪村、旗松村境内取得约6000亩土地,进行运动休闲、旅游娱乐、星级酒店及旅游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预计6年建成。此外,龙湖去年还在青城山脚下以楼面成本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高价,投得300余亩土地用于兴建度假别墅。如今两大项目仍处于土地整理阶段,开发进度必将延后。
上述成都本地开发商负责人认为,都江堰、青城山“双遗产”的价值不会改变,成都人的生活仍然离不开青城山、都江堰。“大家只是更需要来自资金方面的支持,以渡过难关,如果龙湖在香港成功上市,将为都江堰片区项目开发吸引更多的来自资本市场的眼球。”他说。
从激进到缓攻
“一旦大型开发商决心坚守或继续进入,将给西部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的信心。”成都天爱地产顾问机构副总何欣说。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他曾担心过,西部楼市数年积累起来的吸引力会因为一场地震不复存在。
就在去年,各大房产巨头在成都、重庆等地激进地“攻城”,业内人士疾呼房产的“西部时代”已经到来。去年9月,香港九龙仓(0004.HK)以72亿元天价拿下成都红星路商业地王,将这一轮运动推向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开始,上市房企仅在成都、重庆两地新取得土地就近10万亩,而去年成都市的平均房价也攀高至7000元/平方米左右。由于投资收益率比北京、上海等城市高出约3到5个百分点,成渝两地被开发商视为“天堂”,是“调控期”里实现销售目标的重要阵地。
然而,一场大地震突如其来。
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四川省已要求全省建筑施工现场全部停工,包括万科(000002.SZ)、富力(2777.HK)、珠江地产等在内的上市公司随即发布地震影响公告:受地震影响,该区域的销售进度和项目进度将有所调整。
记者从成都市房管局了解到,5月12日到5月18日,成都各行政区域,商品房累计交易面积约6.25万平方米,分别较此前一周下降67.75%。万通等品牌开发商在成都的项目,一度出现了零成交的尴尬局面。部分开发商项目甚至陷入无来电、无来访、无成交的“三无”状态。
“不仅项目被告知将延期开发,即使是可以开发,也因工地上大多数机械被抽调到抗灾一线,导致工期无限期延后。”珠江地产成都公司一位经理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一些本已进入预售期的项目将至少推延半年以上。
“开发项目的延后,正好让开发商可以抽调开发资金进行项目储备,实现以退为进。”华夏证券的地产分析师陶锋注意到,万科除宣布投资1亿元对绵竹遵道镇进行灾后重建外,万科近日低调借道重庆宏华房产取得重庆约80万平方米开发项目,首次进军重庆市场。
“这也许正在代表着开发商面对震后战略调整的心态:有人选择踩刹车的时候,有人选择踩油门。”陶锋认为,如今开发商对西部市场的态度从骤热到渐缓,以后将面临着更多的反弹机会,毕竟成渝两地庞大的刚性需求市场,开发商不会熟视无睹。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