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资金的渴望与大手笔捐款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5-25 19:52

  今天的中国房地产行业需要一种怎样的情绪。一种可以看到的情绪是,开发商对资金的渴望与大手笔的捐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们承认,整个上周中国人处在悲伤的情绪当中。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中华民族的悲伤情绪达到了高潮。这种情绪完全打破了我们曾经对这个国家在2008年所要面临的种种困难的担忧。汶川大地震尚且如此,又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倒这个国家呢?

  事实上,作为一个房地产专业媒体,我们今天所需要和所应该考量的也许是:今天的中国房地产行业需要一种怎样的情绪。一种可以看到的情绪是,开发商对资金的渴望与大手笔的捐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周,在房地产行业捐款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万科、保利等先后启动规模50亿以上债券融资,滨江IPO通过,华发股份配股完成,一些房地产企业小规模的增发获得有条件的通过。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建业在恒大上市失败之后首次启动路演,虽然规模较小,但这回胡葆森所表现出的能量显然与恒大不可同日而语,胡葆森拉到了李思廉、潘石屹、吴亚军等众多国内知名开发商认购其股票。

  力保建业上市,一方面说明了胡葆森本人在中国地产界的长袖善舞;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建业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些境内开发商似乎在努力打破2006年下半年以来内房股在香港资本市场上的低迷表现。潘石屹直言称,如果建业上市成功,将会成为今年转折点,排队赴港上市的开发商前景明朗。

  然而香港资本市场到底对这些内地老大们有多少认同?香港投资者相信李兆基、荣智健,正是他们的认购让去年碧桂园和SOHO中国得以顺利上市,李兆基、荣智健的举动对香港散户而言是有促动作用的。

  但潘石屹和吴亚军能否和这些香港老大相比未尝可知。但胡葆森在香港混迹多年,对香港资本市场了如指掌,多次推迟建业上市时间,胡葆森却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这一次,胡葆森似乎是铁了心的要上市。

  种种迹象显示资本市场开始在解冻,在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上似乎都是如此。但上周采访某开发商时,其直言,现在的状况,估计要维持到8月。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