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新:四川地震灾区或将建一批暂时住房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5-16 18:59

  姜伟新透露,其中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先建相当数量半永久、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

  观点网讯:今天下午4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并介绍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对灾区重建工作的设想。

  相关链接:

  【行业】房地产企业捐款排行榜 中国房地产界援助汶川灾区快讯 募捐账号

  【灾情】汶川地震(更新中)  图集】影像志:震后余生(实时传真)

  【倡议】博鳌房地产论坛倡议书:天佑中华 携手同心 广东房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

  对大家关注的失去房屋的灾民们的住房问题,姜伟新透露,其中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先建相当数量半永久、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而谈到将来永久房建成以后的产权问题,姜伟新表示,“永久房建设从现在建也得三年之后,我们还有时间来充分研究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在研究产权问题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原有产权的情况。”

  房屋倒塌损坏近500万

  这次灾害造成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受损情况非常严重,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姜伟新首先介绍了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救灾严峻的形势,他指出,遭到破坏而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数量相当大。从两天前四川省曾经在网上公布过的一个数字看,仅四川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就400多万间,部分城镇几乎是夷为平地;甘肃省倒塌和损坏的房屋有40多万间;陕西省也有倒塌和损坏房屋30万间。

  而市政供应设施、供水设施损毁也非常严重。城市的道路、环卫、照明、供气等等市政设施也普遍受损。姜伟新说,据我们部里的初步统计,仅四川省,共有近20个市县的供水设施严重受损,特别是受灾地区县城和镇的供水设施受损非常严重。都江堰市等一些城市的电网和其他的管网受损也非常严重。

  抢救情况

  地震灾害发生以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按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各个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姜伟新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灾后迅速组织建筑企业进入四川灾区抢险救灾。并竭尽所能,解决灾区的饮用水问题。据了解,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48台移动制水设备,其中有2台现在已经到达了成都,有6台正在运输途中,最晚今天晚上应该能到达。其余的40台,现在正在紧急组织生产,因为库存只有8台,已经全部调出来。同时,还组织了80万片饮用水消毒药剂,其中50万片已经于昨天早上空运到成都。另外,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组织了1000套单人单户用的净水器,其中700套已经开始启运,预计明天可以到达成都。

  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应省里的要求,在解决移动公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移动公厕非常急需,因为受灾地区大部分住所都是在外边搭的账篷和临时的住所,绝大多数人都是晚上出去方便,厕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还迅速开展灾区房屋安全测评工作。对四川籍的民工、四川籍在建筑领域工作的农民工,作了一些帮助和疏导的工作。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继续把抗灾救人当做第一位的任务完成。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任务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

  灾民的安置

  下一步的灾后重建是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的焦点。如何面对那么多已经失去房屋的灾民们?他们的房子没了,但是他们的房产证还在,他们如何实现他们的产权?姜伟新作出解答,他说,短时间内的住房问题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这么多人的住房问题,短时间内都建成永久性的住房非常困难。那么,肯定要有一个过渡的办法,这个过渡的办法是什么?也是我这次到成都去,跟四川省建设厅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现在还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明天将派以规划司司长为牵头人的专家组去跟四川省继续研究落实提出的方案。比如,是不是有可能提出下面的一个方案,但不是唯一的方案,可能是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先建相当数量半永久、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数量也不好讲,因为可能也有一部分的受灾户愿意接受补贴之后投亲靠友,要几条腿走路,解决他们近期的住房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这个方案。当然我们也只是提出方案,跟国家发改委商量,最后还要报到国务院总指挥部。

  关于将来永久房建成以后的产权问题,姜伟新说,“这个问题是要很好地研究,永久房建设从现在建也得三年之后,我们还有时间来充分研究这个问题。我想跟您说的是,我们在研究产权问题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原有产权的情况。”

发稿:李实耀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