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入市 “高科系”造城10年整合进行时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5-11 19:53

  随着资本玩家鸿仪系最后一块地盘 -- *ST嘉瑞更换新主人,西安高科造城十年后,旗下紫薇地产也将走上资本舞台。

  与万科、碧桂园等实力派房企大鳄相比,高科集团的地产业务线路显得有些别致。当中国地产商们努力打造一个地产品牌或公司品牌时,高科集团却同时拥有了五个地产旗舰。

  “高新地产”、“天地源”、“紫薇地产”、“高科房产”、“新西部实业”,这五个相互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企业品牌,十余年间,不仅打造了“枫叶”、“紫薇”、“高科”等产品品牌,更是在资本和土地市场各有风采。

  此次,紫薇地产将目标瞄准了鸿仪系最后一块地盘——*ST嘉瑞,一旦入主成功,紫薇地产将成为继天地源之后,高科集团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二个企业。

  而与紫薇地产借壳上市相关联的,是高科集团若隐若现的、将地产业务做大做强的决心。

  紫薇借壳

  2008年初,高科集团总经理安建利对外声称,高科集团的目标是用5到8年的时间做到销售收入150个亿。

  “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某西安地产人士称,“高科集团目前还只有天地源这个上市融资平台,其它地产平台虽然也小有名气,但是如今的状况肯定不能满足150亿销售的要求。”

  果然,随着湖南鸿仪系*ST嘉瑞的清壳退场,紫薇地产借壳上市的路径渐渐明确。

  4月23日晚间,退市两年有余的嘉瑞新材(000156,*ST嘉瑞)发布公告称,湖南湘晖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湘晖资产”)承诺拟对其资产重组,湘晖资产将负责剥离嘉瑞新材所有资产、负债,使之成为净壳后,注入房地产资产。

  然而,紫薇地产借壳的将面临两大难题,*ST嘉瑞的12亿元负债和紫薇地产本身的项目盈利能力。

  实际上,早在2000年8月,嘉瑞新材前身安塑股份登陆深交所。但是,这个当初凭借所谓“优质PU革资产”骗取上市资格的公司,自上市之后便从无盈利纪录。

  随后,安塑股份首任董事长何述金在难以为续的困局下,使出一招“金蝉脱壳”,将棘手的上市公司转给更大的资本玩家--鄢彩宏。

  2003年7月,安塑股份正式更名嘉瑞新材,主业也实现PU革和铝材的双线作战。即便如此,在鸿仪投资治下,嘉瑞新材仍毫无起色。其历年报表显示,当初首发募集的3.1亿元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效益。最终,由于2003-2005年连续亏损,*ST嘉瑞2006年4月13日起被暂停上市。

  业内纷纷传言,*ST嘉瑞实际上并没有实际的运营能力,而只是为鸿仪投资输血和担保而存在,*ST嘉瑞早已深陷资产困局。

  2007年2月27日,*ST嘉瑞在2006年年报盈利后,提出股票恢复上市申请。然而,其寒碜的资产表令人匪夷所思。截至2006年1-9月,完成主营收入3亿元,净利润亏损4009万元,每股收益-0.34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其总资产才4.35亿,而净资产是-8.17亿元,公司总负债达12.51亿元。

  今年3月11日,湖南省政府主持召开*ST嘉瑞银行债权人会议,经重组方和与会银行债权人协商,一致同意由湘晖资产委托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出面协调其债务重组事宜。只是,鉴于其债权之间的复杂性,重组事宜不容乐观。

  同时,紫薇地产虽然是西安土地储备最多的地产企业,但有媒体报道,紫薇地产几年来一直受累于几大项目的销售不畅,如今的地产形势更是雪上加霜。紫薇地产要想借壳上市,也必须要找到化解现有资产的途径。

  而亦有消息称,与紫薇地产同年成立的新西部实业,可能整合到紫薇地产旗下,希望捆绑一起做大做强。

  “整合”新西部

  “新西部实业如今是高科集团在高新区建设的生力军。”有西安地产人士指出。

  作为高科集团的全资房地产公司,新西部实业一直是其核心业务的运作主体。资料显示,新西部实业多是参与高科集团下达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参与西安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开发工作。

  自1996年经营运作以来,新西部实业先后开发了企业壹号公园、西部电子社区、紫薇苑•欧洲世家、紫薇山庄等多个房地产项目。并成功地完成了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3.16平方公里、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5平方公里(原长安科技产业园)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成为西安高新区开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资料显示,新西部地产累计开发面积230多万平方米,总销售面积150多万平方米。

  “最近,紫薇地产和新西部地产正在整合,借壳上市是紫薇地产做强做实的必由之路。”有消息称,安建利今年2月曾在集团内部宣称。

  “如果紫薇地产上市后,年销售收入达不到35亿,这个企业就无法生存。”安建利强调,然而似乎也暗示着什么。

  “显然,高科集团也是看到紫薇地产实力的不足,并且公司品牌的分散,并不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在上述西安地产人士看来,将新西部实业整合进紫薇地产,然后共同借壳上市,这样正是降低风险的好方法。

  亦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西部实业当初设立时的初衷是服务于西部电子产业园的开发建设,目前,西部电子产业园在整个西安的城市发展地位显然已有所下降。

  有消息人士称,如果借壳成功,*ST嘉瑞的长沙中圆科技公司在城区边缘有130亩土地,在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后,可能有1亿左右的收益。

  天地源发力

  2003年,通过高新地产收购控股天地源(600665.SH),高科集团第一次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西安高新地产1991年成立,累计开发面积200多万平米。

  作为高科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天地源团队汇聚了高新区房地产业发展的最早建设者和见证者。高科集团把最优良的资产注入到天地源,全力打造集团房地产业发展的战略旗舰。

  资料显示,天地源现有在建在售项目为10万平方米的杰座广场;14万平方米的高新国际商务中心;占地1024亩、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超大型生态社区天地源•枫林绿洲;占地206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天地源•曲江华府。同时,天地源还在上海、深圳、苏州、宁波、天津等地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土地资源。

  2007年年报显示,天地源实现营业收入10.91亿元,基本均来源于西安地区,完成净利润8040万元,每股收益0.11元。今年,天地源预计开工面积39.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56万平方米。

  “天地源目前尚集中在西安项目上,如果其它城市的土地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未来盈利也是相当客观。”上述西安地产人士称。

  如今的情势是,大量上市地产公司和外埠知名房地产企业进入西安,开发量极增以及品质提升都对西安本地企业形成了极大压力。而按照国家土地新政,土地出让必须招牌挂,高科集团旗下几大房地产公司获取低成本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将大大减弱,土地优势将不复存在。

  “关键是,作为上市公司,天地源一直以来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在分析人士看来,如果天地源能够运用好上市公司这一资本平台,将能把自身的土地优势轻易转化为“土地+资本”的优势。

  而安建利则在今年提出,旗下地产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他所谓的“跨越”首先就是资本市场上的“跨越”,也许,当拥有紫薇地产和天地源两个上市平台之后,安建利能更好地实现一种“跨越”。

发稿:李碧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