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基汇资本 成都置信再次“跨国婚姻”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5-11 15:41
评论
一切源于资金,一切又归于资金。
当调控政策扼住众多房企资金“咽喉”的时候,成都本土龙头开发企业成都置信集团日前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已与有着国际背景的基汇资本正式签订一系列投资协议,确定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投资及权益比例为50%:50%。截至目前,基汇资本到位资金已经超过8亿元人民币。
这是继引入新加坡凯德置地之后,成都置信集团以项目“招婿”的第二次跨国“婚姻”。两次婚姻的背后,则凸现了成都房地产行业的变奏。
两次跨国“招婿”
事情还得从置信与凯德置地的合作说起。在2006年5月,凯德出资约3.5亿元人民币,置信拿出等值土地,共同组建四川置信凯德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
实际上,2004年前后,是这家刚刚经历拆分的本土房企最为困难的时期,一方面是对发展模式的思索,一方面是外来房企的不断挤压,因此在“恋爱”问题上非常主动。置信集团总经理黄晓进说,那时,他们承受的最大压力就是给银行还钱,当然这已经过去了。
彼时,在外来房地产巨头的推波助澜中,成都土地价格屡被刷新,房价持续高涨。而成都本土开发商在土地争夺战中,几乎丧失了发言权。作为本土龙头企业——成都置信开始不断寻找市场扩张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成都置信在对外合作的道路上,受到海外基金的青睐,谈判的对象包括华平资本在内的至少4家欧美知名公司和投资机构。
“在2007年,基汇资本通过他人引荐,与我们谈判合作事宜。”黄晓进透露,此次谈判很是顺利。至于基汇进入成都的原因,其官方语言表述为:对成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和成都置信的团队和企业品牌充满信心。
据基汇方面介绍,基汇资本共管理两只房地产基金:基汇中国基金I与基汇资本房地产基金II。两只基金的资本总额共计10亿美元。与成都置信集团的合作是基汇资本房地产基金II的投资。
之前,基汇资本的投资分布于上海、北京和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在去年四五月间,基汇资本开始考察沈阳、成都、重庆等二线城市,并于去年底在成都开花结果——从2007年11月起,成都置信集团与基汇资本于成都签署了一系列共同投资协议,正式建立了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新公司将共同开发位于成都市的多个房地产项目及中国区域内双方共同认可的其他房地产项目;双方在品牌,人才,资源和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在合资公司中的投资及权益比例为50%:50%。
资本早已悄然出手
在去年11月30日,成都置信突然举牌,其当天拍下的两宗土地就价值3.76亿元,最高一宗土地价格为每亩2400万元。
“与其他引资模式相比,和基金合作就有机会提前拿地开发。”成都置信总经理黄晓进透露,从那时起,成都置信与基汇资本开始分批拿地。如今,置信与基汇已经顺利完成了数宗土地的竞买,分别位于成都的几个主城区。
黄晓进透露,目前置信和基汇资本已经正式签订合同,共同派出管理人员。黄表示,双方各派出两名高管,合作团队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自置信现有团队。
“2008年是成都置信发展较为关键的一年,也是态势非常好的一年,是不攀求销售收入,看重发展模式的一年。”黄晓进表示,由于没有上市公司等优质的融资渠道,成都置信历来不走寻常路。差异化竞争,才能在市场普遍的“粮荒”时代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生存和发展之道。
据了解,作为成都本土的龙头企业,成都置信去年住宅销售收入约17亿元,其他产业收入超过20亿元。虽然仅去年获取的8个项目就需投入土地资金24亿元左右,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于置信的合作公司凯德置地、基汇资本和川投置信等公司。
“如今置信项目公司众多,并通过子项目的分批合作,提高了企业在调控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成都房产界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评价置信发展局势。
对此,黄晓进解释说,成都置信目前因成功引进海外资金、扩大合作开放,增强了项目公司的独立发展能力,优化了资本结构,置信集团并在今年内进一步调整完成公司治理结构,成为真正的投资控股型和品牌管理型公司。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