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伟豹艰难“易帜”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5-03 16:07

  单伟豹曾打算,将顺驰天津公司资产全部处置变现,既可以借此平衡资金链,又可以解决孙宏斌影响最为深刻的“大本营”。但至今,单伟豹还只是在努力之中。

  孙宏斌与单伟豹这两位企业家之间的恩怨,绝非一场在天津的法律诉讼就可以画上句号的。一切还只是开始,冲突会继续下去,不过,这改变不了单伟豹和他的路劲基建(1098.HK)对顺驰的“改造”。

  孙宏斌亲自定名的“顺驰”还保留着名号,但已远非那个“飞速扩张、欲望膨胀”的顺驰。狂人孙宏斌打造的顺驰“生存哲学”,也已在无声处“改弦更张”。

  路劲“纠偏”

  两个相冲突的人,性格必有相似之处。孙宏斌与单伟豹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很喜欢搞“运动”。前者治理顺驰之时,在业界赢得了“夜总会”的别号(夜里总是开会),而单伟豹改造顺驰,也是从“意识形态”开始的。

  “刚刚接手的时候,公司里的人都管单先生叫‘香港人’,那时候同事之间习惯的表述方式是,‘香港人又如何如何了’。”一位新近从顺驰天津公司离职的中层告诉记者,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他还是清楚地记得那个“意识形态”争鸣的时期。

  接手顺驰之后,单伟豹把再造顺驰企业文化摆在了与处置资产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而这种改造首先从顺驰的内刊开始。在路劲基建入主顺驰后的第一期内刊上,专门开辟了“主席专栏”,这与当年孙宏斌的作风如出一辙。

  据前述天津公司的离职中层回忆,在这一期的“主席专栏”中,单伟豹撰文“反思”了顺驰的失败,“文章说顺驰的失败不在于资金,而在于管理,即规模的控制与用人的战略,基本上是把原来顺驰最为核心的东西都否定了。”

  很多深受孙氏企业文化影响的顺驰天津员工,对此深为不满。曾经与顺驰起步时期的孙宏斌合作的联想旗下融科智地常务副总裁郑志刚告诉记者,顺驰天津公司是孙宏斌的大本营,打个不甚恰当的比喻,“就像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克”。

  郑志刚曾受命于柳传志,在顺驰的早期与之合作,对于孙氏在天津公司的威望甚是了解。显然,“香港人”至今仍未能完成一年前的愿望,而孙氏在天津公司的“铁板一块”,也直接导致了这场为业界共知的法律诉讼的发生。

  在诉讼之前,单伟豹曾有过打算,将天津公司资产全部处置变现,一举两得,既可以借此平衡资金链,又可以解决孙氏影响最为深刻的“大本营”。但至今,单伟豹还只是在努力之中而已。

  小步慢走

  “形而上”的解决需要时间,“形而下”的解决却可以立竿见影。单伟豹治下的顺驰,已经没有孙宏斌时期的“狂飙突进”,尽管单伟豹的张扬不亚于孙宏斌。

  “短期内,我们还没有到招、拍、挂市场去拿地的打算,一是盘活既有的顺驰资产就够用很长时间,二是价格问题,毕竟招、拍、挂的土地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虽然现在土地价格有了一些调整的迹象,但我们短期内还是没有类似的打算。”4月19日晚,路劲基建派驻顺驰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接管顺驰的路劲团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接手顺驰一年,房地产十年的事都碰上了”,足见改造顺驰的难度之大。不过,不到招拍挂市场拿地并非说明路劲治下的顺驰没有新增土地储备的意愿。

  路劲基建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目前路劲方面也在积极寻找土地,但与此前顺驰的抢地方式不同,路劲比较倾向于收购项目公司,获得存量土地。“体量不用太大,最好在城区,总价不要太高,5亿元左右吧。”这位高管说。

  定下这样的策略,这位高管解释说,主要是考虑现金回流与周转的速度问题。城区相对较小的地块,销售和周转的速度都比较快,可以较快的实现资金回笼。

  记者获知,目前路劲在北京已经有若干土地处于谈判过程中,其中位于建国门一带的一块住宅用地,已经基本谈妥,但由于地上附着拆迁问题,还需要继续磋商。这些正在谈判的地块,均符合“体量不大,位于城区”的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或许不会再看到顺驰高价抢地的戏码了。

  重谋上市

  尽管对于孙宏斌的管理以及战略思路不认同,甚至全盘否定,但在一点上,单伟豹与孙宏斌不谋而合,即顺驰企业运营的最终归宿是在资本市场上重新上市。

  “天津诉讼的导火索也在这里。”前述顺驰离职中层告诉记者,除了前文所述的原因之外,单伟豹发现天津公司很多资产因为手续不全、文件不完备,可能影响到最终的顺驰再上市工作,因而,“香港人”打算将这部分资产打包低价出售,为日后铺平道路。但顺驰天津公司还有其他几位股东,他们对于低价打包出让的策略感到不满,继而引发了冲突与诉讼。

  国泰君安地产分析师张宇告诉记者,路劲基建不再在公开市场获取土地,也与上市的远期规划相关。“现在拿地,可能会造成整个公司的负债率增高,原本顺驰B中的资产就有大量负债,这样两者合并起来,很难达到再上市的财务要求。”

  现成的例子是富力地产(2777.HK)。由于扩张速度相对较快,土地储备增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负债率,从而影响了富力回归A股的日程。这样的局面单伟豹是不愿意看到的。

  早在一年前,单伟豹在公开谈话中就承认,收购顺驰的最终归宿是使顺驰重新登陆资本市场。所不同的是,单伟豹是循序渐进,而孙宏斌是激流勇进。

发稿:李乐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