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潘石屹:市场远比个人力量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3-25 18:09

  如果把市场的波动归咎于某一个人说了什么话,我想这是太夸大个别人的作用了,因为市场比个人强大许多许多倍。

  虽然王石的“拐点”论和万科各大城市的降价引起了不小的市场恐慌,但是潘石屹显然并没有受到影响。SOHO中国年报即透露,潘石屹现在手握150亿现金,这些实实在在的资本在一个“缺钱不缺地”的年代看起来尤其珍贵。而他在接受观点网的采访时称,今年要把这些钱全部花出去--言谈之中,突现了他对中国房地产未来满怀的信心。

潘石屹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潘石屹(潘石屹博客

  “溯源古沈水,论道新沈阳”。2008城市·观点论坛开幕大戏——“城市·观点论坛沈阳行”将于本月28日如约进入沈阳。在论坛召开前夕,潘石屹接受了观点网采访,畅谈他对沈阳、对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看法和思考。

  观点网:沈阳最近几年商业地产发展相当迅速,目前恒隆、华润、茂业等商业地产大颚纷纷进驻沈阳城市核心板块,您如何看待沈阳这个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SOHO中国有没有进入沈阳的意向?

  潘石屹:SOHO中国的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集中在北京最繁华的区域——三环以内。我们会时刻留意和关注着像沈阳这样的二线城市发展,这些省会城市每年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每次到像沈阳这样的城市,其变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变化都是非常具体的,而绝不像统计报表中公布的8%、10%增长速度这样的数字那么抽象。

  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的基础都是以工业为主,以计划经济为主,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城市商业会随着人们财富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很大地提升。商业地产从北京、上海到二线城市,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都是相对落后的,但未来商业的形态,绝不是计划经济时的百货大楼,它一定是非常人性化的、个性化的商业形态来替代计划经济的传统商业形态。

  观点网:您曾说房地产行业是北京08年奥运会受益最大的行业,这主要是对奥运的主办城市而言,那么对像沈阳这样的奥运分赛场举办地,奥运对楼市的影响有多大?

  潘石屹:08年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是直接的,是立竿见影的,有3400亿元的人民币因奥运会的举办而投入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中,使北京城市的基础设施相比二线城市而言至少提前了30年:有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场;全世界最先进的电视台、体育赛场等等,这些价值都将在这个城市的房地产中体现出来。

  但从中国的经济总体来看,是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奥运会作为这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事件,对中国其他城市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都是正面的、向上的,因为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注着中国的发展。

  观点网:沈阳作为房地产二、三线城市,房价包括市场都是在相对健康、平稳的步伐中发展的,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实力派房企都开始进入沈阳的房地产市场,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潘石屹:从总体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房地产的发展都是平稳的、健康的,有个别媒体的报道带有某种情绪,把问题夸大化了,或者是说自己的城市是健康的,别的城市是有问题的,出现了泡沫等等。中国房地产过去几年健康、平稳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线城市的发展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一定还会有巨大的空间,所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房地产企业到二线城市开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观点网:您如何看待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楼市的特征和发展态势,它与一线城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楼市板块有何不同?

  潘石屹:在过去几年时间,我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沈阳来看一看,但对沈阳的理解还是非常肤浅的,如果要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些城市相比,可能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城市更加的市场化、国际化一些。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最重要的是经济转型,如果能够迅速地完成向市场化的转型,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和房地产的发展都会有非常大的动力和潜力。

  观点网:“楼市拐点”、“万科降价”,一线城市交易量萎缩,市场出现一定的观望气氛,这类情况能否说明中国楼市的发展趋势,又会否波及到沈阳这样的二线城市?

  潘石屹:从北京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一、二月份受雪灾等天气影响,成交量是有一些萎缩,这实际上跟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把市场的波动归咎于某一个人说了什么话,我想这是太夸大个别人的作用了。在这背后有比个人强大许多许多倍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是市场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

  从3月初开始,一线城市的交易量已经开始普遍增加,我相信中国房地产总体的趋势是向上的,虽然在这向上的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但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发稿:李碧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