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行情报告:资金冰火两重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3-09 21:51

  也许吴晓灵的一番话,正好印证了QFII、A股IPO、房企配股融资等纷纷开闸的现状。

  虽然舆论“唱衰”楼市的论调一直亢奋而激烈,各地房价和成交量数据也忽高忽低让人辨不清孰真孰假,不过上周几条消息对吵嚷着资金紧缺的地产商们无疑是莫大的好消息。

  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为了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中长期资金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一家外国政府基金已于近日获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

  虽然她没有透露该机构的名称和是否已批准其投资额度,但是这一消息让不少了解QFII的地产商们高兴不已。自去年2月份以来,QFII资格和投资额度就一直处于停批状态,直至此次再度开闸。去年12月份,有消息称QFII投资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大到300亿美元,一度市场猜测将有新额度获批。

  有人士分析称,虽然QFII并不一定都是投资房地产,但是相关部门放水开闸的态度,使得大家心里有了底。

  而同时也开闸放水的还有A股IPO。去年10月,有媒体称,证监会发审委暂停了内地企业A股IPO的申请受理、审批工作。虽然此后证监会发言人明确否认这一说法,但从2007年10月之后直到年底,没有新的房地产企业进入发审委过会名单,而几家借壳上市的地产公司也相继被否。

  此次获准IPO的是来自杭州得滨江地产,其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虽然融资金额并不突出,但是这让30余家焦急排队等待IPO开闸的内地房企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恒大地产开始上市前路演的消息让1月昌盛地产上市搁浅的阴霾渐渐散去。股市日趋稳定,使得原本有些忌惮市场不定的实力房企加快了上市步伐。

  而对那些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华发股份(600325.SH)配股融资30亿元以及金地集团公开发行8年期12亿元公司债券的消息无疑让他们看到通过股市融资的希望,虽然两公司的融资额度已是略有缩量。

  早前,虽然投资大师罗杰斯和花旗集团亚洲房地产业主管何艾文“唱空”中国楼市,声称将有大量房地产公司因为融资困难,受到严重的资金压力而陷入倒闭困境。然而,这些看空中国楼市的言论并未影响外资机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2月24日,荷兰国际投资管理公司(ING)宣布了一项新的房地产基金计划,期望这一基金能够募集到约3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日本野村集团亦表示将加强对中国的房地产投资。

  不过,尽管近期有地产商的IPO和配股再融资获得放行,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房地产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口子完全放开还不大可能。而发行信托产品融资、吸引外资注资等途径也受到政策控制,难有大的作为。

  而大佬万科在各大城市的降价动作更是让不少中小开发商痛苦不已,一则万科的降价引来了不少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成交量持续走低,再者,由于一直依赖“付少量定金拿地--质押土地获得贷款开发楼盘--卖楼回款后归还贷款本息”的开发模式,市场低迷和银行信贷紧缩双重压力使得资金已日渐稀缺。

  而3月7日,对于记者关于信贷从紧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制约,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则声称目前紧缩才刚刚开始,政府会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到底,这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外界关于货币政策将有所松动的猜测。

  不过,当头给开发商们泼下冷水的吴晓灵对信贷从紧的解读又透露了另外的讯息。她强调,目前我国只能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公司债券的发展,“让大企业到市场上筹措资金去,它们不要去占领贷款规模。”

  她的进一步解释是,鼓励大企业去发债,通过市场去获取资金,然后银行能腾出贷款去给中小企业,而不是像现在,银行将大笔资金给大企业,小企业益发无法生存。

  也许吴晓灵的一番话,正好印证了QFII、A股IPO、房企配股融资等纷纷开闸的现状,而那些陷于资金冰火两重天中的中小房企则因为这一席话而开始期待银行腾出的贷款。

发稿:李碧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