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灾将加剧通货膨胀?紧缩政策或随到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1-30 13:28

  雪灾将使得1、2月份的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加剧通货膨胀;通胀压力加大,特别是通胀预期的提升,可能促使政府进一步采取宏观紧缩政策,令中国经济增长受损。

  德意志银行指雪灾将加剧通胀,未来政府可能采取进一步的宏观紧缩政策。

  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雪灾将使得1、2月份的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加剧通货膨胀;通胀压力加大,特别是通胀预期的提升,可能促使政府进一步采取宏观紧缩政策,令中国经济增长受损。从行业来说,他认为,交通运输、独立发电厂、零售、建材、制造企业以及农业短线可能受损,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

  大雪添乱宏观调控压力加重1月份CPI可能达到7%

  南方五十年不遇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国的煤电油运造成巨大的压力。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恶劣的天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对煤电运力造成了阶段性影响,使煤电的结构性需求大于供给;长期来看,煤炭的供给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煤电行业存在价格上涨压力。

  宏观经济受气候影响

  国家发改委昨日表示,从去年情况看,我国能源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近期正值冬季能源需求高峰,受大范围严重雨雪冰冻灾害、春运高峰到来导致煤炭需求激增、一些地方煤矿提前放假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电煤库存下降、煤炭和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已影响到这些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煤电油运保障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对此,申银万国宏观部经理李慧勇表示,这次恶劣的天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三方面: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使其工期延后,从而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第二,造成运输困难,使农产品、食品等供应受到冲击,整体价格上涨,从而推高CPI,再加上春节因素,预计一季度的CPI将达到6.5-7%,在2月份将接近7%;第三,导致电网故障,再加上煤炭运输跟不上,整个电力企业将受到冲击。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恶劣的天气对生产活动、工业增加值及出口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使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但他认为,气候的影响是暂时的。他预计1月份的CPI达到7%以上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受去年末翘尾因素5.8%的影响,另一方面能源、运力紧张,也会导致价格进一步上涨。

  由于缺乏电力,目前中铝在贵州省的两个电解铝厂已经宣布停产。据中金统计,贵州、安徽、湖南、湖北的电解铝总产能为170万吨,如果目前的恶劣天气持续,其他地区也会出现拉闸限电,将造成更多的电解铝厂停产,将形成中国电解铝的供应缺口,电解铝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中金公司的报告预测,我国电解铝产量一季度可能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降,2月份极有可能出现电解铝产量月度环比下降,国内电解铝价格将因此存在上涨压力。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