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改坏名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1-29 15:06
评论
广东俗语云:“唔怕生坏命,最怕改坏名”,做人如是,公司也如是。我们天天接触中外公司大名,昨晚与股坛前辈中辈后辈聚会,谈到不少关于上市公司名称的趣事,不妨和大家分享。
近期最有趣的个案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即中国政府新成立的主权基金,这颗令美国国会议员也感到威胁的国际资本市场新星,名称与香港一家蚊型上市公司极为相似,这家名为中国投资基金公司(0612-HK)的投资公司在2002年1月上市,现时市值只是1亿港元左右,与坐拥2000亿美元的中投公司不可同日而语。
这家公司的英文名称是China Investment Fund Company,与中投公司完全无关,是另一家投资公司四海国际(0120-HK)属下公司,四海市值约10亿元,与中国政府也风马牛不相及。
日后中国投资基金公司有新闻,记者和编辑都会很头痛。例如去年8月一则消息“中投入股嘉进”,如果在今天出现市场便会大吃一惊,嘉进(0310-HK)也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即使我们用较长的称呼“中国投资基金入股嘉进”,同样会令大家有所误会。
我们写标题当然以精简为依归,但更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引起误会,例如汇盈控股(8101-HK)购入澳门华人银行60%权益,我们不会写成“汇控购澳门华人银行60%”,同时财华网会尽量把上市编号也写在标题上,虽然有点浪费黄金空间,但却可令读者更快知道与那一家公司有关。
另一件关于名称的趣事,同样与中投有关。这家主权基金未正式成立便走出去的第一站为美国黑石集团(Black Stone),黑石的官方译名为“百仕通”,一个音义俱佳的译名,但大部分中文媒体报道仍用黑石集团,笔者用慧科新闻搜索查过,过去一年有2035篇报道用“黑石集团”,只有1010篇报道用“百仕通”。
怪只怪百仕通自己失了先机,笔者在去年5月收到他们宣布中投公司入股的新闻稿中文版,用的也是“黑石集团”,其后公关公司多次提醒传媒要官方译名是“百仕通”,但为时已晚。
“黑石”又“黑”又“石”,令人想到令超人失去能力的“黑气石”,当然不及“百仕通”好听。美国另一家著名金融机构Black Rock,其实也可以译为“黑石”,笔者前两年便曾一度以为是同一家公司,后来才弄清楚是从美林投资管理衍生出来,与中国银行合资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资产管理巨头。这家公司早已广泛宣传为“贝莱德投资管理”,加上市场已经有另一块“黑石”,所以在中文媒体顺利正名。
所谓约定俗成,上市公司除了要用心改一个好名之外,还要注意译名及简称是否恰当,当媒体已经惯用一个简称或译名,要扭转殊非易事。例如上海实业控股(0363-HK)在1996年5月上市时,便曾非常努力要求媒体简称其为“上海控股”而非“上实控股”,以突显其上海市窗口公司地位,然而媒体没有理会,至令仍以“上实”相称。
不过也有成功案例,长江基建(1038-HK)在1996年7月上市时,媒体一度简称其为“长基”,因为当时市场已有业务相近的新世界基建(0301-HK,已易名及除牌)简称为“新基”。但长江基建的管理层不想“长基”,要做“长建”,于是出动大量公关人员每日一电,每次媒体的标题或内文用了“长基”都会收到电话,渐渐大家都怕怕,听话改为“长建”,免却麻烦。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