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岗:政策导向促进限价房建设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1-24 21:24
评论
按理来说,北京应该是执行各种政策最积极和彻底的地方,但是限价房北京走在了成都、广州的后面。去年,北京住总集团终于开始了北京首个限价房项目的开发建设,弥补了这点空白。
作为北京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住总集团的限价房项目总是受到各种关注。从2007年4月底拿到土地开始,各种揣测和议论便没有停止。还好,在嘈杂的声音中,西三旗限价房一直是顺利地进行着。
于是,为什么是住总集团成为北京限价房的首位开发者?在众多企业不愿意拿地的时候,是什么让住总集团毅然出动?这些问题,成为了和住总集团宣传部部长于文岗交谈的核心。
观点网:住总集团是北京第一个拿下限价地的公司对吗?
于文岗:对。我们住总集团是在去年4月29号中标,是北京市西三旗第一个两限房、廉租房的项目。
观点网:我们了解到其实有许多开发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太愿意拿限价房的土地,那么住总集团为什么原因第一个投入北京的限价房项目呢?
于文岗:现在很多开发商往政府的保障性住房这块转移。当时我们拿地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开发商不愿意做这个项目,因为利润比较低。但是现在,经过从去年4月到年底,很多开发商纷纷向这方面转移。
其实,住总从组建这个公司开始就很擅长这些。住总的前身就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这是70年代末,当时的市委市政府因为住房难的问题很突出,为了还文革的欠帐,于是做了一个叫"成区连片综合配套"地搞住宅建设,组织了专业化地住宅建设公司。住总就是这样组建而来的。在住总初期我们有个使命,叫"为生命安奇居,为建筑立伟业"。住总从开始到现在,从新区建设、危旧房改造开始。危旧房改造也是住总打响的第一炮,当时住总承担了北京市危改的1/3。现在政府搞这些保障性住房,无论从企业使命,还是从社会责任来讲,住总都应该住好这方面的工作,承担这方面的任务。
另外,住总是以开发为龙头,剩下的还有很大一块,比如施工公司我们一共有11个。这方面的员工有一万多人,于是我们搞房地产开发,就又能搞施工,同时养这一万多人也方便。而且我们比别的开发商应该是更有优势,因为在产业链的设计上,从设计、开发、施工、装饰、物资供应、小区绿化到小区物业管理,我们是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我们从自己设计到自己开发到自己管理,是一个集团的整体效益,这样成本也可以比较低。就算别人没有利润,但是我们能够有利润,这也是我们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观点网:也就是说住总以往就有和政府合作做普通住宅项目,所以限价房和住总以往的项目还是比较一致的,是吗?
于文岗:对,是一致的。我们产业链的设置也使我们做起来更有优势,按照我们的产业链,我们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好的品质。
观点网:您刚刚提到现在有很多开发商愿意参与限价房的工程了,您认为改变这些开发商的是什么原因呢?
于文岗:一是现在商品房在土地供应上越来越少,在一个时期内,中国的高档商品房其实不少,高收入人群的住宅不成问题。现在中收入人群的住宅问题凸现出来了,政府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搞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在北京也是,而且应该说北京这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的,北京的保障性住房按照北京的十一五规划及去年年初北京第十次党代会提的,在十一五期间建15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30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1500万平方米的两限房,而且在今后几年会陆续推出。今后三年是每年1000万两限房,在07年是大概推出了2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的两限房和3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
在这块政府是一个引导,任务量也比较大,因此憋得开发商通过招拍挂拿高档商品房的地越来越少,至少近期是这样。政府的土地供应量少,如果在过去没有这方面的土地储备,拿商品房用地又不好拿,那就只能参与到这块来。这里面也可能是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一些企业在积极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多为社会做点贡献,参与到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来。
观点网:那么住总集团的这个两限房项目什么时候会推出市场呢?
于文岗:前一段时间,市委书记到我们西三旗去搞调研和考察,我们也对这个项目的情况做了汇报,我记得有讲到我们准备在08年底之间有部分两限房会推出交易,然后书记就明确表示他要来发钥匙。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