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吃饱了奶的孩子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1-18 11:30

  华润集团对华润置地的偏爱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有趣的是,作为国内房地产老大万科的大股东,华润将如何平衡华润置地与万科之间的关系?  

  华润置地还是万科?

  这样的问题即便是万科自己也不放心,他们把这个问题丢向了华润集团。万科得到了华润集团的保证:当华润置地与万科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华润集团绝不偏向华润置地。

  万科将这个东西编成了公告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也许,即便没有了任志强,华润置地与万科这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的心结似乎没有因为几年前那场合并失败而了却。事实上,今天华润置地董事总经理王印依然是万科的董事,于是,华润置地与万科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任志强离开之后的华润置地沉积多年,而2007年,华润显然凸显了自己的野心。

华润置地

  2007年华润置地不惜重金在全国购入土地。时至年末,以土地储备而言,华润置地显然已经重返国内一线开发商的行列,总土地储备大约在1600万平米左右,加上华润集团的土地储备,华润置地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超过2000万平米。这一土地储备规模可列进国内前十。华润置地在2008年的土储规划依然是大规模土储,王印曾公开表示,2008年,华润置地新增土地应该与2007年相若。

  重生

  2000年,在华润原总裁宁高宁的野心是将其时中国房地产界南北两大巨头万科及华远合并,组建中国房地产航母企业。此前,在1994年,华润收购华远,华远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而此时,王石一直在努力寻找万科的买家,其最终相中了具有国资背景的华润。2001年,合并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万科少帅郭均空降华远。

  然而作为中国地产南北的老大,华远与万科均不期望屈膝人下,万科与华远的合并最终以任志强离开华润,并赎回华远品牌,原华远更名华润置地而告终。万科也放弃了合并方案。

  这一合并形成的最终结果是,华润置地成为华润集团控股子公司,而华润成为万科最大的股东。

  2001年,郭均辞去华润置地的职务,此后华润置地陷入了频繁的人事调整。直至2006年2月20日,华润集团四高管空降华润置地董事会,原华润置地的各地区负责人退出。华润置地开始全面重组。

  此后,华润置地将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分开。华润集团原相关地产业务开始逐步注入华润置地,华润置地成为旗下最为主要的房地产控股子公司,全力发展内地房地产业务。

任志强

任志强

  在任志强丢给华润置地的资产当中,作为北京地产曾经的龙头,华润置地在北京拥有极其雄厚的基础。而华润置地重组之后,则开始着力拓展北京之外的业务,中部城市武汉、西部城市成都成为华润置地发展重点。

  在2006年-2007年的两年时间里,华润置地土储和开复工面积开始成倍增长。截止2007年8月底,华润置地已经进军内地10个城市,当中仅有19%土储位于北京、上海及深圳一线城市。而成都则占华润置地全部土储的46%。

  喂奶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华润置地毕竟是华润自家的孩子。多年来,华润集团本身在内地一直拥有房地产业务,这些业务甚至与华润置地重合。

  但华润集团采用了自己补养,然后给孩子喂奶的方式帮助华润置地迅速成长。

  2005及2006年曾先后两度向华润置地大举注入土地资产,华润置地董事总经理王印甚至表示,母公司拿地,建房,待到预售的时候将业务注入华润置地。这样的喂奶的模式让华润置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迅速扩大资产规模。

  2007年华润集团9个项目,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640万平方米。花旗的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华润集团将逐步将这些项目注入华润置地。

  与此同时,华润置地自己的补给能力开发发挥效应,2006-2007年,华润置地吞入土地储备1000多万平米,其中不乏地王。

  有分析人士认为,2006年之后华润置地在土地上的投入颇为激进,几乎每年均有上百亿的投入。但同时有分析人士认为,经过2006年及2007年的投入之后,2008年应该是华润的丰收年。

  华润集团对华润置地的偏爱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有趣的是,作为国内房地产老大万科的大股东,华润将如何平衡华润置地与万科之间的关系?华润一旦恢复当年华远的元气,开始与万科争雄的时候,其对待万科的态度又将如何?

  事实上,在2007年下半年,华润集团将部分万科股权卖给华润置地的消息已经传出,但万科及华润方面均予以否认。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