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泡沫”还能撑多久?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10-30 15:06

  按照2007年的预期收益计算,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达到57倍,是香港的两倍多。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人们依旧莫衷一是。

  上周,在一群普通民众的紧张关注中,在他们对发射会否成功的担心中,中国的“嫦娥一号”一飞冲天。

  我说的当然不是中国内地飙升的股市,而是上周三晚上中国首次发射绕月探测器的情况。

  有关当局告知聚集在四川发射基地的人群:准备好湿手帕,万一火箭爆炸或坠毁,要用湿手帕捂住口鼻。

  “嫦娥一号”(Chang'e I)的发射,引发了很多关于亚洲的太空竞赛是否正在升温的分析。

  唯一能引发更多评论的,大概就是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了。中国基准指数在过去两年内已上升近五倍。

  很多人都对中国股市泡沫的风险发出警告,但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直不在其中——不过,他在上周也说话了。

  在绕月探测器发射的当天,这位有“奥马哈圣贤”之称的股神碰巧也在中国。但他是在这个国家的另一端,参观其投资集团Berkshire Hathaway在大连的业务。

  在此次访华行程中,巴菲特警告,投资者须对中国股市保持“谨慎”。

  他说:“我们从不在股价飙升时购买股票。我们购买股票是因为对某公司的成长有信心。”

  批评人士会指出:当你清空手头一项核心投资并获得7倍回报之后,暗指价格泡沫当然再容易不过了。在巴菲特发表上番讲话的前几日,Berkshire Hathaway刚刚售謦所持中石油(PetroChina)的全部股份。

  当天,中国股市并没有理会这位股神的忠告,收盘上扬了1.2%。投资者或许过了一夜才明白过来:上证指数在周四下跌了近5%,全周共下跌近9%。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今年也有过类似的看跌评论,但中国股市仍一路上扬。

  精明的李嘉诚在内地很多公司都有投资。这位香港大亨在5月份坦承,自己对中国股市的“泡沫”感到担忧。当时,中国的基准指数在3800点附近,而上周收盘时已达5589点。

  摩根大通(JP Morgan)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2007年的预期收益计算,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达到57倍,是香港的两倍多。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股市的前景,人们依旧莫衷一是。

  本月早些时候,澳门赌王何鸿燊(Stanley Ho)暗示他对香港股市表示乐观。他预测,一旦恒生指数突破30000点(上周五终于实现这一突破,达30405.22点),便会继续冲向40000点。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部主管李晶(Jing Ulrich)认为,A股市场价格偏高,但她并不认为A股会崩盘——因为公司盈利增长势头正猛,加入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逐月提高,而宏观经济仍保持强劲。

  李晶还提到了中国当局采取的两项措施,她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步平抑股价。

  今年,中国已大大增加了获准在国内上市的公司数量。

  中国本年度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总规模有望达到创纪录的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这有助于吸纳投资者的流动性。

  中国政府还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允许国内居民投资于经过批准的海外市场。这也能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李晶估计,截止2008年底,这一方案将会使得大约900亿美元的资金流向海外(约三分之一将流向香港)。

  不过,这种“轮胎慢撒气”性质的预测,并不能解决投资者此时此刻面对的问题。

  股价的迅速上扬正在影响各项并购案,例如拟议中通用电气(GE)对深圳发展银行(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的投资。

  两年前,通用电气同意支付1亿美元,收购深发展7%的股份。此后的各种耽搁使得这项交易到近期才可能完成,而此时深发展的股价已攀升了近八倍。通用电气上周正式决定退出这笔交易。

  股价上升也成为海外投资银行的关注点许多投行正在寻求对国内券商进行投资,按照预期,中国在明年解除相关投资禁令。

  随着中国股市的散户交易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等证券经纪商的股价已迅速飙升。

  在一些经常消息灵通的交易商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在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前,中国不会让股市崩盘。

  不过,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驯服股市这头猛兽。

  如果北京对发射一架无人绕月探测器尚无完全把握,那么,上述观点可能只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吧。

发稿:森迪普•塔克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