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地产股权激励方案浮出水面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10-22 17:13

  2007年10月16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当日远洋地产品牌新形象发布会上与到场嘉宾分享了远洋地产以“红筹第一股”身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的点滴。

  在成功赴港IPO之后,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也浮出水面。

  2007年10月16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在当日远洋地产品牌新形象发布会上与到场嘉宾分享了远洋地产以“红筹第一股”身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的点滴。

  投资者热烈的追捧和支持,以及上市当天内地地产企业集资规模第二名的辉煌战绩有理由让这位掌舵者满怀喜悦与兴奋。而让李明和他的管理团队更有同样心情的还有远洋地产实行的股权激励方案。

  在发布会现场,当主持人问到远洋地产以后是否会延续上市良好的股价表现时,李明没有回避媒体的追问,调侃道,在座的高管拿到期权最高的人是我,我当然希望也相信这种股价表现能延续,这样的话,在座高管和核心员工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我则会有更大收获。

  在李明这种公开“秘密”的调侃中,远洋地产的股权激励方案也随着见诸于众。

  远洋式股权激励

  与主板首试股权激励的万科采取的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不同,远洋地产针对核心管理团队,经营的骨干理念采用股票期权的方式。

  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东会制订了一个10年期权,用10年时间拿出公司总股本的10%来用于激励。首次赋予了2%,以后根据每年的股东大会逐步实施。

  根据远洋地产的招股说明书,远洋地产的总股本大约44亿股,以上市当日股价11港元计算,10%的股权账面价值已经达到40多亿港元。

  对于此次股权激励方案,李明认为,将总股本10%在未来10年中用于激励,还是很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对于远洋地产的管理团队而言,股权激励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李明称,“我们自己(管理团队)开玩笑讲,当上市当天股票升40%时,估计得有十几人成为百万以上的富翁,当公司股价能够超过10~20港元时,公司可能有数十人过千万,不过,前提是公司价值要得到提升才可以。”

  IPO之前的激励

  此前,许多国内企业在计划实行股权激励时遇到诸多的障碍。不仅要经历缺乏可参考的最佳实践和缺乏准确的评估方法等考验,而且来自相关部门的反对成为这些企业试图戴上“金手铐”难以逾越的鸿沟。

  即使是以地产阳光上市公司面貌著称的万科,在试水股权激励的时候,也曾一度招来质疑之声。万科在发布2006年度报表的同时,披露股权激励计划。有投资者发难,万科部分隐藏即期利润,以求通过所谓的激励计划把股东利益转换成管理层利益。

  而在万科在中国主板市场首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也带动了其他上市公司的纷纷效仿,不过,地产上市公司做成股权激励的并不多。目前,国内A股已经实行股权激励的仅有万科、华侨城、深振业等。

  李明透露,远洋地产完善的治理结构为其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起了很大作用。据了解在上市后,远洋地产的主要股东中远集团通过其子公司中远国际持有的SUNNY WEALTH持股20.44%,而中化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化香港持有14.22%。

  对于很多国有上市企业在做股权激励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根据远洋地产的操作经验,不仅投资者欢迎做股权激励,而且国家有关部门也是支持的。

  李明结合远洋地产的经验表示,做不好,可能第一是他们对核心员工价值的认识不足的问题,第二是技术上出了问题。“50%的企业是因为技术上出问题,可能是研究不够吧。”

  “不过,往往等到股票挂牌涨上去了才想到在后面做期权,这还是没有认识到管理者的价值。”据李明透露,远洋地产的股权激励机制是在IPO之前就做了,而公司治理结构在上市之前就完成了。

发稿:王晓伟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