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城,大时代下的变迁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9-26 16:24
评论
因为一座城,东阳市和义乌市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这条藏银项链好漂亮啊,在哪里拿的货?”广西贵港一个普通的首饰店,游客满口的赞叹。“在义乌拿的货,大概每两个星期我要去一次。”这家店专卖有特色的饰品。
住在农村里的小孩,长大后最美好的回忆是小时侯老远就能听到一种“笃、笃、笃”的敲打声,“收破皮破烂喽……”声音绵长,尤其在寂静的中午更是响彻整个村子,收货郎爱在中午的时候收货,那时村人都在睡午觉,这时候,小伙伴们条件反射似的立刻四散行动,翻出家里的废铜烂铁或者鸡毛鸭毛,甚至是鸡的胃皮,中华牙膏罐等等,因为这些东西卖了可以换糖吃。那时的义乌也是这样,货郎们准备好行头之后,便在冬春农闲季节,到各地去鸡毛换糖。他们肩挑着糖担,手摇着拨浪鼓,口里喊着“鸡毛换糖咧”……这个情景仍让不少中年义乌人备感温馨,这个情景也是现在在农村待过的人的美好回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小商品城雏形——“草帽市场”
20世纪70年代,在计划经济主导下,日用百货紧俏。各地的集贸市场兴起,各地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产品在花色和价格上都比不上义乌专门从事批发的小商贩,当时县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经商,义乌稠城镇和廿三里镇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出现了第一批由“鸡毛换糖”货郎担演变而来的小商品摊位,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当时“马路市场”受到有关部门的打击,但依然顽强地坚持着。义乌市政协委员冯爱倩是当时摆摊位的一个普通妇女,现在除了打理自己的产业以外,还参与管理中国小商品市场。当年,为了养活家里的5个儿女,没有一技之长的冯爱倩只好硬着头皮到街道申请“做买卖”,街道一名负责人朝她嚷道:“我们正准备抓‘投机倒把分子’呢,你可好,还想主动送上门来啊!”吓得冯爱倩再也不敢进街道管委会那道门。1980年,年近40岁的冯爱倩凭着卖掉10担谷子获得的80元钱和托人从信用社贷的300元钱开始了艰辛的从商之路,起初,冯爱倩进了一些很便宜的货,有纽扣、鞋带、别针等。第一天摆摊,除去成本就赚了6元多,那时在生产队里劳动一天的工钱不过9毛钱。到第三天,就尽赚了22元钱。尝到甜头的冯爱倩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委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下发了“一号通告”:从9月5日开始,正式开放县城小商品市场。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在县城稠城镇朱店街两侧搭起了上可遮雨、下可摆摊的简陋市场设施,人称“草帽市场”,当初的摊位只有700多个。从此,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在这片黄土地上诞生了,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现在,义乌站是浙赣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少“老铁路”都会经常回眸义乌火车站从一个三等站升格为铁道部一等车站的风雨历程,它浓缩着一部义乌市场与城市的发展的历史。第一批经商户踏上火车到广州等地购入小百货,摆上水泥板摊位,赚取差价,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雏形。义乌火车站也成为浙中最大的客流集散中心。
世界的小商品价格“标杆”
义乌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历史上的这个古越之地交通不便,资源贫乏,人均耕地稀少,几乎没有工业可言,世人都认为浙江人擅长做生意,就靠着那些不起眼的针线、纽扣、饰品走遍天下,甚至走出中国,我们日常生活的小物件用品大都是从浙江流过来的。饰品、工艺品但这些针头线脚的小商品依托着巨大的产业群,并产生了能决定世界市场的“义乌价格”。一个包装精美的软陶小挂件0.9元,一个机绣圣诞挂件1.8元,一棵60厘米高的圣诞树两到三元……当然,这些圣诞商品到了国外,也会身价倍涨,在这个拥有32万种商品的城市,它的很多商品价格已经在影响着全球小商品价格的走势,在每个角落都充满着交易气息的义乌,无处不在的小商品在全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的价格成为世界的“标杆”。义乌商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义乌小商品的价格一有波动,就会波及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阳和义乌之争
最近,义乌的平静被打断了。正在兴建的东阳世贸城与强势的义乌市场只有咫尺之遥,义乌市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东阳世贸城的神经。
2006年海南开维集团决定在义乌开发东阳世界贸易城项目,这个项目规划总用地超过一千多亩,总投资55亿元左右,全部建成后建筑面积约为150多万平米,商铺约2万间。其规划面积之大、经营品种之多,颇有撼动义乌小商品全国集贸市场“头把交椅”的气势。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次只给予商户3-5年经营权的做法不同,东阳世界贸易城采取的是对商户一次性卖断50年经营权的模式,租金均价在400元/平方米·年上下。这也成为东阳世贸城最有杀伤力的超低价“武器”。
面对东阳世贸城扑面而来的竞争攻势,义乌市政府于2006年7月决定,全面启动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40亩的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规划建设。
但8月23日的一纸公告,确定了小商品城最终无缘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的产权份额。“小商品城最终无法取得国贸城三期产权,是多种利益最终博弈的结果。”小商品城一位董事表示。
作为义乌市唯一的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小商品城是商业概念比较独特的一只股。虽然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一开始是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但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和规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小商品城作为上市公司发展提升的每一步,也都带着鲜明的政府烙印。
小商品城的人流和利润都十分吸引人,义乌小商品城和东阳世贸城各出高招,为确保世贸城的兴旺,东阳市出台了十分优惠的政策措施:设立市场发展基金,在收入奖励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外地市场经营户子女入学、入托,享受本地居民同城待遇,全部就近安排;租用铺位经营的商户,前两年免租金,第三年租金仅收50元/平方米,第四、五年递增不超过10%;知名商号企业入场经营。
义乌正在计划全年投入2000多万元在央视、凤凰卫视重点广告宣传的基础上,继续追加投入,定向增加民航杂志、国际机场、德国展会、广交会、义博会等的宣传推荐工作,通过高端媒介,吸引专业采购商,迅速提高市场的知名度。此外,还要积极配合商务部,在10月份完成小商品指数的编制发布工作,稳固确立市场在国内国际的中心地位,努力实现高起点兴市战略。
“同时我们在千方百计想办法降低经营户经营成本。公司已经在广泛听取经营户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决定,免收二期二阶段市场经营户本年度空调使用费,二期一阶段1-3楼空调使用费减半收取,共计让利2900多万元。”胡志龙向记者透露,与此同时,公司继续免费为经营户建设中国小商品城网上商铺,推动无形市场发展,为经营户创造网上商机。此外,公司十分关注二期市场少数行业招投标租金偏高,超出实际转租价格较大的问题,将之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成立工作小组,着手下一轮租赁办法专项研究,建立科学的招投标体制机制,使租金回归到正常的市场轨道上来。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胡志龙说。
义乌与东阳,这两个同属浙中金华的县级市,因为一座商城的建设,而变得关系扑朔迷离起来。
在市场主体的问题上,东阳世贸城仍然不愿意透露目前的股东构成。很多人认为东阳世界贸易城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地方政府支持。东阳市政府有关人员解释,对东阳世贸城来说,所谓政府办市场的真正内涵是:目前东阳世界贸易城的大股东为一家东阳经济开发区内的国有企业,占股20%以上。这与人们心目中的政府办市场显然存在本质差距,持股比例和方式决定了东阳世贸城将更多地体现为企业行为。尽管这位负责人同时也认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市场下一步包括征地在内的建设和规划问题,地方政府会考虑给予支持。”来东阳尚不满两个月的吴王争说,“我觉得没必要去关注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少人在办,到底是怎么办的,只要办成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们现在这个管理公司还没有挂牌,我们全部的管理工作都需要进一步理顺。我们以后肯定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目前很多东西我们都在组合当中。”
“买东阳市场摊位的人一般出于两种心理,一种是投机,另一种是担心义乌老市场改造以后拿不到新摊位,以及义乌三期是否要继续开发的疑虑。”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位姓金的经营户认为,东阳世贸城正是抓住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过程中的扩张空隙,所以获得了招商成功。“市场这个东西很难讲的,不管是政府行为也好,企业行为也好,我们看到东阳世贸城在不惜血本地打广告,不惜血本地投资。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在义乌做生意的税收租金各方面开支已经很大了,就像我有些客人说的那样,以后不是只有义乌一家了,东阳也有了,而且过年以后就要开业了,当然是哪里卖的便宜去哪里拿。20年以前你会看好义乌吗?要记住东阳现在没有退路了,那么大的项目,那么多的投资,必须做好。”
东阳市政府有关方面则表示,一个市场新造起来,大家都有很多疑问,“是正常的,这也将促进市场的未来发展。”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