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泰股份7000万收购浙江海威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9-20 00:35
评论
和频频举牌收购零售上市公司一样,浙江富豪沈国军在房地产领域也正在导演一出跌宕起伏的资产处置大戏。
这场大戏结局在9月12日揭晓。在这一天,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银泰股份,600683.SH)发布公告,以3700万元收购浙江海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海威”)持有的杭州海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杭州海威”)37%股权。完成后银泰股份将成为海威的第一大股东,参与其旗下“海威国际”项目的开发建设。而除了支付3700万元的代价外,银泰股份还将向杭州海威提供余额不超过1.6亿元的股东借款以支持后续开发建设。
与此同步,沈国军旗下杭州银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3300万元将浙江浙联房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海威33%的股权纳入囊中。
此番股权转让之后,浙江海威还持有海威余下的30%股权。与此同时,银泰股份还终止一项向沈国军旗下公司银泰百货出售商业物业的议案。
频频变动的资产处置
银泰股份最初的愿望是独家收购杭州海威。
据7月31日银泰股份与海威控股及浙联房产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银泰股份将以总计7000万元收购海威控股、浙联房产分别持有的杭州海威37%、33%的股权。
但在8月17日召开的银泰股份临时股东大会上,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对收购杭州海威股权议案进行审议。
同时没有提交审议的还有银泰股份向银泰百货出售华联商业物业的议案。
银泰股份原先拟将拥有的宁波市江厦街23号华联一号楼第一层至五层商业用房及宁波市东渡路55号华联大厦第一层至六层部分商业物业以4.52亿元出售给银泰百货(合计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
对于两项议案没有提交审议,银泰股份给出的解释是,“根据监管部门意见,上述股权收购和资产出售关联交易事宜尚待审核。”
而在推迟近一个月之后,银泰股份最终将收购一分为二,并中止出售。
对于为何由独家收购变为联手杭州银泰共同收购,银泰股份相关人士介绍,收购70%股权就获取了绝对控股地位,属重大事项,需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在会计处理上必须“合并报表”。而通过分拆收购,由于公司仅取得37%股权,可以规避相关的审核程序,加快收购实施的进度。
不过,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沈国军想让自己全资控股的杭州银泰分享海威这块肥肉。
之前股东大会没有及时审议收购和出售资产的议案,其实主要也是沈国军的内部利益瓜分未定。
而对于终止出售华联大厦,银泰股份给出的解释是,协议双方无法就交易的后续时间安排及交易价格变化达成一致意见。
而有证券分析师认为,终止出售华联大厦很可能是受到有关部门和股东的质疑。在宁波市中心这么好的一块成熟商业地产,增值空间很大。
遥望定向增发
至此,上述资产处置算是尘埃落定。
尽管降低了收购海威的股权比例,但终止转让华联大厦就少收了4亿多的真金白银。而仅建造“海威国际”就需要投入成本7.548亿元资金(20.4亿×37%),这样一盘算,定向增发似乎势在必行。
接近银泰股份的人士也指出,按沈国军的思路,做大做强银泰房地产,打造银泰地产的品牌,最佳选择是利用好银泰股份这个资本平台。
“增发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则投入的成本从哪里来?”分析人士指出。
根据相关资料,截止到2007年中期,银泰股份的货币资金仅为2.12亿元。
不过,银泰股份的定向增发却遭到了不少质疑。
7月13日,银泰股份抛出一份公司增发不超过2.2亿股,筹集资金约16亿元的方案。与其他上市公司的增发计划不同,银泰股份筹措资金投向的四块准备摘挂的土地。
据了解,定向增发针对的地块在月底拍卖。而拿到地之后,银泰股份很快就会将定向增发预案提交证监会审议。
“原预定的增发价格不到8元,而现在的股票价格太高将很难通过证监会批准,所以搞了一出出售华联商厦和收购海威事件,就希望把股票价格打下来并且横盘,等待证监会批准增发议案。”分析人士如此判断。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