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加息买房风险正加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8-22 15:37

  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自7月中旬加息之后的今年第四次加息举措。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如此之快都是历年罕见的,针对于此,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博士认为,央行的加息,是包含了央行对物价的判断,目前市场通行的两种看法,一是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主要是由禽蛋肉类等食品价格引起的。另一种是包括住房价格在内的全面物价的上涨,央行认为通货膨胀有向全面转化的风险。基于这个判断,央行一定会调控货币。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加息?钟伟认为,加息不是抑制投资增速,实际刚刚出来的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数据28.9%,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回落的。去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1%,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是问题。此外,货币增速也较为稳定,也不是信贷投放超速引起的,这些都没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加息?钟伟认为,还是物价的上涨,第二季度GDP11.9%,工业增加值增加了。供求趋于紧张,物价的基准提升,有持续上涨压力。在一个短的时点里,商品供求明显涨价,禽蛋肉是短板,肯定价格上涨,而房价上涨对CPI,主要体现是房租和建材,房价并没有完全体现在CPI里。

  那么现在经济超速发展是不是不可控?钟伟不这么认为。他说,首先我们看到加息是除了发行银行票据,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综合调控手段中的主旋律。目前已然进入了明显的加息通道。加息就是要修正过旺的经济体系,并阻止资产价格持续膨胀,加息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加息后对房价股市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同时,钟伟也认为这次加息很少见,存贷利差在收缩,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在上次加息后一个月即出第二次加息举措,加息频率的加快,调控效果会更好一些。总体来看,未来2-3年仍有持续加息的必要性,存款利率很有可能加到7-8%。

  那么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购房者来说,目前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加息的幅度,这取决于目前地价惊人的涨幅,并且未来几年房价的涨幅肯定超过收入增长幅度。购房者的成本和风险不断提高无庸置疑。

发稿:综合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