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大规模储地有风险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8-21 18: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在博鳌论坛上指出,对房地产市场持续增长的乐观估计只是在假设中存在。他认为,在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府还可能出台一些新的调控措施。

  市场火热要做逆向思考

  巴曙松表示,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之所以会引发大规模的股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原来看似运作非常完美的房地产体系及金融化的过程,都有一个假设前提,即假定房价会平稳上涨。但是,美国房价并未一路上升,反而出现了下滑,这种平稳被打破后,大量不良资产就产生了。

  巴曙松表示,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在市场好的时候,也应该反过来做一个逆向思考,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某种意外的逆转。

  房地产存在三大变数

  巴曙松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人口结构等这些情况没有变之前,看好房地产没有问题,但中间也会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第一,应考虑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现在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陆续从一线城市扩张到二三线城市,但是从国外经验来看,沿海城市的人口比重远远大于二三线城市,城市化进程可能并非如开发商所预期的那样进行梯度发展。与一级城市房价的高支撑性相比,二三线城市房产价格抗跌性普遍不强。

  第二,目前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都依靠大规模土地储备来实现。大家把拿地作为盈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断拿地的冲动,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我们18亿亩农田是底线不能动。但是,如果随着城市化进程调整,城市规模可能扩张,届时,土地供应量的增加将使得土地稀缺性大大降低。

  最后,最近新的廉租房管理办法的推出,并不意味着商业房地产可以摆脱价格限制,"想怎么涨价就怎么涨价"。廉租房的推出要假以时日,而其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即使是制度看来非常完善的香港还是有很多的漏洞,怎么样处理好廉租和商业地产开发的关系等问题,也需要进行再讨论。

发稿:刘秀浩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