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虚拟资金”炒作导致房价上涨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8-21 15:57
评论
究竟是什么导致房价持续上涨?在上周末召开的2007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来自内地的学者和房地产商们的剖析仍然大相径庭。如果把这种情况解释为“当局者迷”,那么香港学者郎咸平的“虚拟资金”理论之所以博得热烈的掌声和媒体追捧,也许恰恰体现了当前内地房地产市场对于“旁观者”的急迫需求。
曾作为“国有产权流失”大讨论发起者和胜利者的郎咸平,在淡出公众视野一段时间后,把新观点和研究方向放到了众矢之的的房地产市场上。他的观点是否能为云山雾罩的房地产市场拨云见日,他的“虚拟资金”理论能否勾勒房价上涨的清晰路径?本报记者在论坛上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对于内地房价上涨原因的解读,目前众说不一,您在观察过内地房地产市场后,是否有自己的判断?
郎咸平:我认为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本质是供给面市场化不足,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度。尤其是需求面中“虚拟资金”的炒作,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过度,从而令房价不断的上涨。
记者:“虚拟资金”是什么?有多少?它有什么特征?
郎咸平:“虚拟资金”由4部分组成:一是居民储蓄。老百姓目前的投资渠道不多,家庭存款只好相当大一部分流入房市;二是企业应投资而未投资的资金。目前因为一系列外资政策的调整,很多原本欲做实业投资的企业资金因为忽然找不到可投资的项目而进入房市,导致住房需求被扩大很多;三是一部分腐败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四是国际热钱的流入。这些资金具有不可监管、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特点,打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泡沫。这些资金的具体数量不好统计,但可以肯定数量非常庞大。
记者:我们都知道,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房需求会随之增大,也同样会令房价上涨,这部分需求应该不属于过度需求吧?
郎咸平:当然不是,但是现在这部分正常需求已经完全被过度需求掩盖了。所以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买不起房子,因为房子都被“虚拟资金”买走了。
记者:如何能够化解“虚拟资金”造成的这部分过度需求?
郎咸平:“虚拟资金”不可能消失,但可以减少它的需要出现。国家需要立法保证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官员的考核机制与能否令老百姓住上房挂钩。其实,我也看到中央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但在地方却缺乏执行力。
记者:内地现在正在模仿香港的土地招拍挂制度,您长期住在香港,香港的地价和房价都很高,您是否认为香港的房地产制度有值得内地借鉴之处?
郎咸平:香港的确是高地价、高房价,但香港同时是高保障,内地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刚开始建立,政府土地收入中应有相当比例投入保障中。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