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股份融资解钱荒 借力收购宜商嘉和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8-02 09:51

  7月21日,刚刚完成定向增发的广西阳光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股份000608.SZ)宣布将收购持股80%的北京宜商嘉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宜商嘉和”)剩余20%的股权,从而实现对其整体收购;同时,又将宜商嘉和49%的股权转让给大股东新加坡Reco Shine Pte Ltd(下称“RSPL”)。

  阳光股份认为,对于宜商嘉和的进一步收购是基于对其商业成熟型物业的良好预期及经营开发需要,而向大股东转让其49%的股权,则是为了进行股权融资,减轻资金压力。

  扩张商业地产资料显示,宜商嘉和注册资本为2800万元,主要拥有坐落于北京市通州九棵树48号院的瑞都景园北区1A#楼01-03商业01号以及第4层1号的商品房及全部权益。商业物业的商品房部分建筑面积共计38384平方米。

  整体收购宜商嘉和,也是阳光股份自去年引入RSPL后,在商业地产业务一系列扩张的进一步延续。

  阳光股份向商业地产扩张源于其前任大股东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置业,2868.HK)对旗下资源的整合。业内人士透露,首创置业希望专于住宅业务,而阳光股份则定位于商业地产为主。随后RSPL取代首创置业入主阳光股份,这种业务的剥离和扩张进一步加速。

  “阳光股份向商业地产扩张符合RSPL进入中国的战略要求。”阳光股份内部人士表示。

  国信证券的陈林认为,尽管首创置业承诺逐步剥离商业地产项目而集中于住宅项目,但是阳光股份的住宅部分依然会保持一定的比例,不太可能会剥离出去。

  不过阳光股份在商业地产上起步不久,而住宅业务周期性表现比较明显,难免带来业绩波动。在阳光股份公布的一季度报中,业绩比去年同期下降50%~100%。

  陈林表示,一季度报的业绩下滑恰恰暴露了阳光股份规模偏小,住宅业务的单一化所带来的收入和业绩的不稳定性,而RSPL入主之后,这一情况会有明显改观。“阳光股份将会与国内外优秀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定制开发以大卖场为主的大众零售消费场所,采用大型主力店和自营商业物业组合策略,逐渐增加持有型物业的数量,提高出租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本次进一步收购宜商嘉和则印证了这一点。据了解,北京宜商嘉和商用物业整体出租率达到82%,而主要承租方就是家乐福。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去年这一物业招租时,便是RSPL的实际控制方GIC从中搭桥,把全球合作伙伴中的家乐福引荐给阳光股份,除此之外,GIC还为阳光股份引荐了沃尔玛和TESCO等。

  双赢的股权融资阳光股份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RSPL在入主之后,在资金方面对公司会以各种方式进行支持。

  而从公司一季度报来看,公司的经营现金流为负数,资金紧张显而易见。

  “由于发展较快,阳光股份对资金需求逐步加大,2006年资产负债率为73.14%,银行借款增加也增大了公司的财务费用。”陈林认为,在定向增发之后,阳光股份依然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利用股权融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阳光股份同时开发多个地产项目,由于财力有限难以全资控股,选择和大股东共同出资来持有可以节省更多的资金。”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强认为。

  而这种股权融资之前已有先例,2006年11月,阳光股份与控股子公司北京风度房地产受让沈阳世达物流100%的股份,随后在2月份将世达物流70%的股份转让给RSPL。

  分析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可以形成双赢局面。一方面,阳光股份通过股权融资进一步缓解了资金压力,也通过GIC先进的商业物业的管理经营经验来合作,有利于该物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降低自己单独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GIC则借此打通了在中国商业地产扩张的捷径。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一位分析师认为,GIC通过这种模式,借助阳光股份为平台开发商业地产,在“限外”背景下,可以省去开发资质等前期审批的复杂程序。

  不过阳光股份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种模式不会贯穿公司和GIC合作的全过程。“目前在资金上考虑会比较多,但是更多的还是看具体项目的情况,视GIC和公司在项目开发的经验而定。”

  链接

  Reco Shine Pte Ltd是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有限公司(GIC Real Estate Pte Ltd)为投资阳光股份而专门成立的附属公司,而后者则是新加坡最大财团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属下负责房地产投资的机构。该机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业投资公司之一,在全球超过25个国家拥有包括办公楼、购物中心、住宅、工业地产及酒店等120多处资产,并通过房地产基金、上市公司及贷款等间接方式进行广泛投资,基金总规模逾1000亿美元。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