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中国地产二十年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7-30 00:04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将于下月拉开帷幕,据主办方观点机构透露,为了准备此次论坛,博鳌房地产论坛组委会及本届论坛近百家合办媒体已拉开“博鳌七年·中国地产二十年”系列采访及全面报道。

  据了解,博鳌房地产论坛组委会已先后采访到国内、香港、新加坡等地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香港和记黄埔、恒隆地产、裕景兴业等。同样,巴曙松、钟伟、易宪容、王小广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也接受了此次采访。据悉,所有采访内容将在《观点》杂志7月“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刊”上全文发布。

  是为下一个周期做准备的时候了

  “如果从1998年海南建省开始算起,中国地产由‘初生的天真’已经到了今天‘成长的喜悦’。我们渐渐理解一个正在逐渐构造中的中国房地产行业。但‘成长的喜悦’毕竟会为新的周期所替代,成长在喜悦的同时,同样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博鳌房地产论坛秘书长陈诗涛说。

  陈诗涛同时介绍到,在此次采访过程中,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先生让她感触良多:1995年之后的恒隆地产没有在香港购入一块土地,陈先生觉得周期应该来了,果然亚洲金融风暴造成了香港地产大萧条。恒隆是在1999年到2000之间方才开始调整土地储备的,在这个塑造陈启宗先生商界传奇周期当中,陈启宗先生足足的花了四年的时间。而我们从2000开始尝试中国地产所为我们带来的喜悦,到今天最多不过七年的时间。

  “现在许多中国开发商都为我们今天的机遇疯狂,但谁在为一个周期做好准备?”陈诗涛女士说。

  在此次采访当中,同样对周期表示担忧的还有菲律宾华人首富陈永裁旗下的裕景兴业。但香港开发商普遍对国内城市的长期发展看好。

  陈诗涛说,海外富豪的资金实力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进行长线考虑,但今天的中国企业的问题则很多,企业负债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者出现争议

  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学者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争议,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受制与土地供应机制的局限。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对目前中国土地供应机制乃至这个土地管理体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表示将在本次博鳌论坛上就土地问题及专门展开论述。

  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教授则对目前国内效仿香港的土地供应机制不满,其抨击香港的“高房价、高地价”模式是香港经济结构当中最为危险的部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教授则表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模式与方式需要根据市场反映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期待论坛能够理性探讨

  陈诗涛女士表示,经过一轮数十家代表性企业的采访,对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思想及观点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博鳌房地产论坛将根据此次采访内容进行更为细化的设计。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就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进行一个比较深入而理性的探讨,届时论坛将为这种探讨设计一个更为合理的平台。

  据悉,目前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已经基本准备就绪,相关工作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发稿:邬琼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