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地产整体上市分段起步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7-17 09:54

  7月9日,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申请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中粮地产将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配售,所募集资金中的2.85亿元用于收购中粮集团旗下香港鹏源发展(厦门)有限公司持有的厦门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鹏利国际(四川)置业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天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这也预示着中粮集团的房地产业务整体上市大幕即将拉开。

  配股有利于全部股东参与

  尽管中粮地产表示,本次配股的价格下限为发行前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公司每股净资产,上限为每股6.50元,弹性较大,但分析师与市场人士一致预测,价格基本会锁定在上限6.50元。

  与中粮地产同期进行整体上市操作的,还有新恒基地产借壳*ST金泰,它采取上市公司定向增发80亿股的大手笔,一次性收购新恒基全部地产业务,令业内人士为之耸动。相比之下,中粮地产采取配股购入两家项目公司,则显得进度稍缓。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宇表示,中粮集团这样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同,不太可能完成一次性资产注入,基本上都会选择采取逐步注入资产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

  不仅进度上细水长流,在上市方式上,中粮也采取与业界普遍盛行的定向增发不同的配股,令市场颇感意外。

  “与定向增发比较,配股方案可能操作的难度更小一些。”张宇对记者分析,“同时也有利于全部股东的参与,对股权结构有益。”

  有可能继续增发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一般大型国有企业资源比较丰富,土地价值很大,而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相比而言却规模比较小,如果采取一次性整体上市的方式,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大股东占去上市公司的绝对股份。

  “这也是采取定向增发时的一个顾虑,中粮集团的持股比例已经不低了。”分析师指出,采取配股而不是定向增发与中粮集团运作中粮地产的总体战略有一定关系。

  不过,一位长期跟踪中粮地产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次配股之后很有可能继续定向增发,因为配股的资金和能置入的资产毕竟比较少。考虑到大股东持股比率过高的问题,有可能向其他机构增发,这样和配股一样,都可以稍微降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以后进一步资产注入创造好的条件。

  商业地产处置存疑

  本次收购的两个项目公司均是在建设住宅项目,这也和中粮地产的定位相吻合。

  中粮地产在资产收购书中提到,“本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住宅地产和工业地产两个板块,其中住宅地产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住宅地产收入也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要盈利点。本次收购的项目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住宅房地产主业,增强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和综合竞争实力。”

  然而,中粮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庞大,尤其是其私有化的鹏利国际的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与销售、酒店、旅游地产和物业管理等四大板块业务,在经营管理、市场规划、产品定位、盈利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不仅资产注入有不小的难度,如何处理与中粮地产主业不符的部分,尤其是商业地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过近日来中粮地产的一系列动作似乎回应了市场人士的疑问。

  4月20日,中粮地产披露,公司以2.4亿元出售深圳新安湖55.2%股东收益权,直接导致今年中期利润比去年同期激增2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解释出售该权益时,公司称“新安湖仅剩下最后一块商业用地尚未开发,规划为商场,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不一致”。

  与此同时,消息人士更向本报透露,中粮集团正在积极筹备酝酿已久的REITs事宜,拟打包旗下几个物业项目,包括北京西单Mall、天津世贸中心以及位于北京朝青板块的“西雅图”项目。

  业内人士据此猜测,这一系列动作很有可能将揭开中粮地产处置旗下商业地产的谜团。

  首先,对类似于新安湖这样的收益一般的商业地产进行逐步剥离;其次,由集团出面,将旗下众多现金流稳定、运作良好的物业打包为REITs上市。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住宅业务。

  但对于这一猜测,中粮内部人士并未对本报给予正面答复,“这是集团整体的规划,我们不便评论。”

发稿:宋振庆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