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楼市炽热的成因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7-12 14:46

  2005年初,中央已觉得楼市的发展不健康;发展商集中兴建豪宅,不照顾基层民众的需要;市场炒卖成分过高,导至楼价急升,吸引发展商错误投资,造成资源浪费。中央担心,这样发展下去,楼市会形成泡沫,爆破时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冲击,影响民生,破坏社会和谐。为此,中央推出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希望为过度炽热的楼市降温。

  当年,楼价升得最快的地方是上海,因此中央的力量也集中在上海,连市长陈良宇亦因贯彻政策不力而被撤职。这样猛力的行政手段确对上海产生一定的威吓作用,上海的楼市因此出现放缓,交投量一度大幅回落了四成,楼价亦出现了调整,之后两年都停滞不前。

  然而,上海楼市被压,反令资金转向其它地方,令楼市的炒风更快地蔓延至全国各地,连内蒙古也成为热炒的地区。本来,广州楼市已有一段时间了无生气,上海被压后,广州的楼市又重新起动。至于原本势头已经不差的深圳,更因而火上加油,两年里升了一个开。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上的闲资实在太多,而中国的投资市场又未成熟,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不多,资金于是大量拥入房地产市场,先是集中在上海,上海被打压,于是又流去其它城市。

  晚清之后百多年,中国未曾真正富裕过,中国人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富起来,但富起来之后也不肯花钱,中国人的储蓄率,名列全球榜首。

  当资金积累到一定的高度后,人们又担心现金的购买力会因通胀而萎缩,于是想分散投资,以不同的方式去储存。有钱就买田买地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部分资金于是由银行系统流向房地产市场。

  只要资金流入的速度快过发展商建屋的速度,楼价就无可避免要上升,资金流转的速度,取决于人们心态的转变,心态可以在一闪念之间就改变,但建屋却起码要两三年时间,楼价焉能不升?

  楼价上升,于是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资金流入快了,楼价便升得更快,其吸引资金的能力就更强,于是造成连锁反应,令楼价的升势愈来愈急。

  这种趋势已在中国各地形成,严重的地方甚至发展成恐惧性抢购状态,人人都急于要把钱变成楼,因此每有新盘开出,不问要甚么价都被抢购一空。

  这种发展当然不健康,中央亦不是不知道其祸害,无奈推出的宏调措施都不奏效,究其原因何在,因篇幅所限,只好留待明天再续。

发稿:施永青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