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严查违规资金曲线入楼市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6-22 11:49

 

中国银监会

 据报道,近日,中国银监会决定对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的8家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8家银行的信贷资金挪用主要有楼市和股市两种去向。其中,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将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和北京银行等2家机构的信贷资金共计6.12亿元用于投资房地产。

  银监会对上述两家银行给予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但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在目前楼市高增长的前提下,很多拥有银行贷款授信额度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想方设法地将资金转移到楼市中,以牟取高额回报。

  银监会对中核集团挪用资金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建设核电站为由,累计从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共计51笔,金额23.66亿元。经查,在全部贷款中,有87.32%的银行信贷资金被企业挪用,其中6.12亿元被划入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有关联关系的房地产企业,1.32亿元被挪用于证券市场和其他方面。

     记者经过多方面调查仍未获知中核集团违规信贷资金的具体流向。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大型国有企业挪用信贷资金,一般手段极其隐蔽,很难让人查出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正因在资金监管上有难度,政府查处中核,无非是希望杀一儆百。”

  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分析员张寅介绍,大型国有企业往往通过间接参股房地产公司的形式投资楼市。这些获得投资的房地产公司中有相当部门也不知道资金的具体来源。

  在银监会公布违规信贷资金入楼市的同时,平安保险投资30亿~35亿元购买美邦国际中心。和信贷资金入市不同,保险资金入楼市不仅规模大,而且非常直截了当。

  原因在于,2006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业内简称“国十条”),为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不动产和基础设施开闸,还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试点,支持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逐步扩大资产管理范围,为保险公司打开投资渠道提供了诸多可能。

  虽然仅仅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泰康保险等企业身上展开试点,但闸门一开,势头却异常凶猛。

  仅北京地区,去年达成的交易就包括,泰康人寿购买北京国际中心和金融街核心地带的F2-B大厦;民生保险购买北京国际中心,太平人寿购买金晖总部大厦,中国人寿购买金融街一写字楼等。

  另外,平安集团购买硅谷亮城6.3万平方米;新华保险也直接或间接投资了新华保险大厦、华平大厦等楼宇。

  显而易见的是,众多保险公司购买楼宇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投资。然而,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在递交投资申请时,其目的往往注明为“自用”。

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