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内部销售离奇亏损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7-06-19 16:36
评论
陆家嘴(600663.SH)2006年财报数据表明公司的内部销售中有业务产生巨亏,问题是:这可能么?
年报和季报打架
我们曾经分析过陆家嘴隐瞒利润的问题,提出这家公司有可能通过会计手段虚增成本。4月23日,央视《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题为《上海房价虚高内幕: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人为操纵》的节目,其中的主角就是陆家嘴控股的一家公司——上海陆家嘴联合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联合房地产”)。陆家嘴持有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发展”)55%的股权,而该公司持有联合房地产60%的股权。央视记者的调查结果表示就连持有联合房地产10%股权的小股东耀国能源公司也不明白公司开发的楼盘陆家嘴中央公寓的成本为什么会那么高。
其实,陆家嘴于3月24日公布的2006年年报就已经让人糊涂了。
在表1中,我们以陆家嘴2006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与三季报数据相减得出其四季度数据,其结果是该季度公司的毛利率高达94.95%,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而如果进一步分析公司的具体业务,数字就更加离奇。
无论如何,超过100%的毛利率或者说为负的成本都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说公司的报表有误。这种错误的产生有可能是公司在编制年报时抵消内部交易导致的,如果我们能够相信公司年报,则其数据也证明了内部交易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之大。当然,陆家嘴的年报是否完全可信我们并没有把握。例如,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公司2006年年初预提费用为15.41亿元,年末为16.16亿元,增加了0.75亿元,可是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却又显示预提费用减少了1.21亿元,这些矛盾的数据令人迷茫。不过,年报毕竟是经过审计的,其可信程度应高于季报。
内部销售离奇亏损
之所以怀疑陆家嘴的内部交易,起因在于其2006年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相差过大。2006年,陆家嘴合并净利润5.88亿元,而母公司净利润却只有4.19亿元,合并数多出1.69亿元。如此大的差异按金额排在A股上市公司的第4位名,仅次于中国石化(600028)、中集集团(000039)和*ST北亚,但40.34%的幅度却是上述三家公司难以比拟的。
造成上述差异可能有三个原因。首先可以排除交叉持股是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根据表3,从利润金额来看,能够给陆家嘴造成较大影响的只有联合发展和联合房地产两家公司,但不存在交叉持股现象。上海陆家嘴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天津陆兴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虽然有交叉持股现象,但一家处于关停并转状态,一家则尚未产生收入。
其次可以排除内部计提为主要原因。2006年,陆家嘴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资产减值准备“本年增加数”均为1.7亿元,“本期减少数”合并报表为2983万元,母公司报表为826万元,影响有限。
那么剩下的就是内部销售这一个原因了。如果是内部销售,那么只有当该交易产生亏损时才可能出现合并净利润大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情况。问题是,陆家嘴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在50%以上,正常情况下何至亏损?
而如果确实是由于内部销售导致合并净利润远大于母公司净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以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亏损的可能性稍大。这是因为亏损的每一分钱都会原封不动地体现在母公司利润的减少上,而如果是子公司向母公司或子公司之间销售亏损,其亏损程度对母公司利润的影响要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打个折扣,毕竟差异是如此之大。
然而2006年陆家嘴(母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只有1.46亿元,其对内销售独自要产生1.69亿元的差异不太可能,因此可以推断子公司之间及子公司向母公司销售时也存在着亏本的情况。
公众股东利益受损
对公众股东来说,母公司亏本销售是对其利益的极大侵害,子公司向母公司亏本销售应该是正相反,问题是如果更进一步去追寻产生这种普遍的亏本销售现象的原因,投资者才能准确地判断其得失。
从我们以往对陆家嘴的分析中以及央视调查的结果中可以发现,这家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虚增成本现象,而很有可能其内部销售是按真实成本定的价,因此才出现了售价低于账面成本的现象。如果这一推论成立,那么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无论内部交易的方向如何,他们从公司得到的利润分红是低于其应得到的,而股价也可能受业绩低报的影响。
沈建光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胡志刚深圳房价狂飙喜哉?忧哉?
时代业绩会:下半年广州为主扩张 不喜欢大起大落的地方
2015-08-04
博鳌特稿:王灏 首创新里程
2015-08-03
招商地产要退市了? 招商局蛇口将换股吸收重新上市
2015-08-03
7月销售同比大增 万科与彩生活物业“竞赛”开跑
2015-08-03
江北多收了三五斗 正荣南京7月业绩水涨船高
2015-08-03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